第208章 魏明的商业版图(保底二合一)(1 / 2)
第208章 魏明的商业版图(保底二合一)
回到华侨公寓的家中,虽然朱霖带走的东西并不多,但莫名地感觉冷清了许多。
魏明打开收录机,放着梅琳达这次从英国带回来的音乐,翻看着她给自己带的畅销童书。
她首先看的是自己的《勇敢者的游戏》精装版,纸张质量明显升级,而且插图也比平装版多了几张,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复原了书里的游戏。
要是霖姐在就好了,两人可以一起玩,然后把那些狮子丶鳄鱼等灾难换成脱衣服丶打屁股等惩罚,肯定很有意思。
魏明叹息一声,又翻看起其他童书,纯文字类的很少,基本都是绘本,或者插图丰富的小说。
比如他现在看的绘本就是介绍非洲生物的,狮子丶斑马丶大象丶长颈鹿丶狒狒丶蜜灌丶疣猪等。
非洲太遥远,很多当地独有的动物对于自前国内的小朋友其实都很陌生,现在也就一些大城市的动物园能看到斑马丶长颈鹿等非洲动物。
不过魏明还好,他对这些动物并不陌生,之前为了给《黑猫警长》攒故事,
他翻看了很多动物类书籍,还重点看了《十万个为什麽》里的动物篇。
他脑子里存储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也更倾向于继续写一部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只是该选哪个呢。
当天晚上,魏明坐在桌前,拿着铅笔在纸上画着玩。
在不确定写什麽之前他先是画了一些动物的卡通形象,想挑个顺眼的。
第二天,魏明刚到单位就被梅文化和赵德彪拦住了。
彪子道:「明哥,我们已经想的很清楚了,咱们一起干吧,你当老大!」
昨天回到学校梅文化没费吹灰之力就说服了赵德彪,然后梅文化又花了很大力气劝说彪子让彪子当三股东,小梅要当老二。
魏明道:「中午咱们出去吃,边吃边聊吧。」
因为涉及商业机密,小梅特意选了离北大比较远的一个饭馆,避免碰到熟人魏明开宗明义:「托梅琳达的福,我的一部小说在英国出版了,赚了一些外汇,目前肯定是花不完的,如果你们想把生意做大,我可以拿出一部分共襄盛举,现在我要问问你们能拿出多少钱。」
梅文化道:「要不是买了这辆摩托车,其实我们每人能拿3000出来。」
彪子:「我能拿4000!」
小梅惊了:「你怎麽能拿这麽多?」
彪子:「我还算了燕子和我老娘的那份,他们也愿意支持我,把自己的奖金和积蓄都给我了。」
梅文化有些羡慕,他父母并不支持自已做生意,还想着在部队给他谋个差事,觉得那才是正当工作,可他们也不是什麽有权有势的,也使不上什麽劲儿。
不过梅文化是要做二股东的,他觉得自己比彪子更擅长做生意,所以需要比彪子更大的话语权。
于是梅文化做出了一个痛心的决定。
「彪子,要不这样吧,那辆摩托车归你了,我要求不高,就比你高一个点就行。」
摩托车是两人一起买的,每人花了一千多。
彪子算了一下,摩托车归他,理论上他应该给小梅一千多,就变成了小梅有4000,自己变成3000,但他只要多一个点,这干得过啊!
而小梅想的是,虽然所有权归了彪子,但这段时间彪子要进剧组拍戏,还不是自己在用,没差的。
两人对这个提议都很满意,然后看着魏明,看他能拿多少钱出来,想占多少股。
魏明先问:「那你们需要多少钱,想要做什麽样的生意,这些考虑清楚了吗?」
梅文化:「之前我们就讨论过,做一个主卖服装,兼卖其他南方紧俏货的店,然后服装自己生产,其他货就从那些大倒爷手里进。」
魏明摇摇头,问彪子:「阿姨还没从街道成衣厂辞职吧?
「还没呢,她就等我信儿呢。」
魏明看出来了,阿姨也是彪呼呼的。
他首先否定了这个提议:「我们现在还不宜自己生产服装,服装生产是个密集型产业,如果搞这个,雇工数量会非常可怕,到时候咱们都要危险了。」
如果四五年后这麽搞没问题,李诚儒的特别特就是生产丶加工丶销售一体化的,把绝大部分利润牢牢抓在自己手上,90年代就赚了数千万身家。
但现在是1980年,改革还没那麽透彻,而且时有反覆。
虽然也有年光久这样的出头鸟,现在就搞了人数过百的私家厂子,但这里是皇城根儿下,大家都对盯着呢,三人又都没什麽太大的背景,还是当低调行事。
更何况他们自己做服装厂,原材料的获取都是一个问题,现在可是买布都需要票的时代,公有制和集体制厂子更有优势。
所以魏明提议:「做服装是个好想法,无论是喇叭裤还是牛仔裤,以及其他漂亮衣服在燕京都有巨大的市场,我们可以跟成衣厂合作,由我们来指定做什麽,并负责销售,不必局限于一家厂子,完全可以全面开花,把更多街道小厂拉入我们阵营里,有钱一起赚嘛。」
他对梅文化和彪子也是一样的看法,有钱一起赚,他表示可以直接掌出5000
美金,让小梅换成人民币,作为这家公司的启动资金。
这些钱官方汇率相当于8000块,如果是黑市,一两万也是它。
魏明的出资比梅彪两人加起来要多得多。
不过他只要51%的占比,剩下的49%就是小梅25和彪子24了。
这让梅文化松了口气,5000美元他甚至能换三万块人民币,真的按照出资额,他和彪子连10%都没有,那样干着就太没劲了。
当然,魏明除了一开始制定大方向,其他就不管了,自己可是有正经工作的人,不像他们俩。
梅文化道:「彪子等会儿你跟我一起去换钱,我知道哪里换的高。」
他叫上彪子一起也是为了避嫌,毕竟这个黑市汇率的弹性是很大的,两人一起避免说不清楚。
魏明又道:「先不急,一开始也用不了那麽多钱,先把店址和店名确定下来,然后你们还要去申请个体户营业执照。」
现在国内还没有个体户营业执照,但已经放开申请了,去年年底温州的章华妹已经提出了申请做小商品生意,直到今年年底才予以通过下发执照,被认为是改开后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
现在就算没有营业执照也可以先把店开起来,大家都是这麽干的。
彪子发表意见:「我和燕子平时最喜欢去王府井和西单那边逛,人多店多,
感觉每一家都特别热闹。」
梅文化点点头:「那边的租金肯定高,不过有了明哥的这笔钱,我觉得应该差不多够用了。」
但肯定不会特别充足,小梅对那边的租金也大概有些了解。
小梅知道魏明手里肯定不止5000刀,不过再让魏明加大投入的话,他都不好意思拿那麽多股份了,所以只能靠手上这些钱了。
然后就是店名的问题。
彪子谦虚道:「取名字这种事肯定得是明哥你啊。」
小梅也是这个意思,做生意招牌必须响,这种事得让真文化人来。
于是魏明咔咔味写了几个名字,让他们自己选。
分别是「特别特」「优衣裤」「衣加一」「喜多多」「东方新天地」。
这是卖衣服的,听说老鬼准备搞餐饮,魏明也给他提供了一些名字。
就他这能力,给人开店取名都能赚大钱,这些店名看的两人兴奋不已,都好,都想用!
衣加一和优衣裤一听就知道是卖衣服的,也是他们自前的主营方向。
喜多多和特别特听起来就很个性,让人有一探究竟的欲望。
最后就是「东方新天地」了,梅文化最喜欢这个,太大气了,一看就是大买卖,他就怕自家小店承受不起。
「现在肯定是承受不起,不过再过几年,形势明朗了,店面肯定还要扩张,
雇员也要多请,到时候不就配得上了吗。」
小梅一拍桌子:「那就他了!东方新天地!」
燕京的东方新天地是李嘉成的产业,要等二十年后才会开业,位于王府井东单一带,这个名字大气,魏明也很喜欢,以后如果从服装店转型综合型商超或者房地产,就更合适了。
确定了这些事情后,彪子和小梅就开始行动起来了,先把美元换了。
有了钱才能租店,才能跟成衣厂谈判。
不过梅文化留了个心眼,他只换了4000美元,留下了1000刀用来疏通关系。
倒也不是行贿,但我把自己的美元以官方汇率换给有需要的人咋了。
至于这些人是成衣店经理,是材料供应单位的领导,是负责审核个体经营执照的公务人员,这只能说巧了。
魏明决定再帮他们一个小忙,当天他就给远在魔都的龚槽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写了几十个字把事情说清。
此时龚槽拍摄《好事多磨》已经渐入佳境,就是有一点很烦人。
她戏里面的丈夫郭楷敏和戏里面的闺蜜张芝华是一对,拍戏之馀总能看到这两人秀恩爱,让她更显得形单影只,狐苦无助。
好想快些拍完电影回京城啊,她主要是想看看魏明买下齐白石画作。
就在上午的戏份结束后,张渝过来找郭楷敏,说是要一起拍照用于下个月电影的宣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