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5章 洛神赋!旱灾与谣言!(2 / 2)

加入书签

「好,依你。」

两人有说有笑地开始用膳,如既往地温馨。

即便经历了这麽多事情,他们的感情也没有发生改变,反而越发深厚了。

……

刘协派人去黄河源头调查很快就得出了结果。

一切如他所料,黄河上游的河川今年果然出现了枯竭的现象,水位都下降了许多。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刘协立刻下旨,黄河沿岸的各地府衙都开始做备旱的准备。

就这样两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黄河沿岸的大旱如期而至,气温格外炎热不说,而且一连两月未曾降雨,一些小的河流直接断流,千里荒芜。

百姓们所种植的绝大部分作物都因为缺水而旱死在地里,甚至连黄河水位降到史低!

这场旱灾,是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大旱!

这样的一场旱灾若是没有提前准备的话,必将会对国家造成极大的动荡,进而引发大饥荒,届时才是噩梦的开始。

大饥荒是地方府县无法应对的,灾民开始逃荒后,会对各地城县都造成冲击,光是安置灾民就能让朝廷忙的焦头烂额。

而这时候若是从其他地方调粮赈灾,那麽肯定会被商人以及世家大族给狠狠敲一笔,恶意抬高粮价丶藉此牟利。

饥荒时期灾民易子而食丶啃树吃土,写下来只是笔下丶是书上的几个字。

但是在文字背后却是藏着鲜血淋漓!

而这次预备赈灾,也证明刘协的抉择多麽明智,因为他提前预知了旱情,并且让法正投入数百万两银子去备旱,所以各地都提前做好了准备,以此来应对旱灾。

诸葛亮早在一月前就完成了调粮,如今地方府县的储粮比以往多了四成有馀。

不仅如此,税务总局还提前派人在益州丶荆州一带收购了大量的粮食进行储备,一旦有粮食不足的情况就马上调到灾地去补充。

有这麽多准备,哪怕真有大饥荒也不惧!

未央宫,宣室。

如今大汉本土各地都产生了旱情,一切正如刘协预料的那般,天降大旱。

但虽然旱情紧急,但是殿内官员们的脸上却并不紧张,反倒看起来十分轻松。

「陛下所言果然非虚,黄河水清,乃大旱之兆。」

法正不禁感慨道。

「如今关中一带千里荒芜,所有庄稼都旱死在地,就连几条主要河道干流都断流了,此等大旱真是前所未见。

诸葛亮亦点头叹道:「若非陛下有先见之明,提前准备抗旱,恐怕如今关中一带已经是民不聊生,陛下圣明!」

殿内其馀大臣们也是一片称颂。

这次的恭维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不存在拍龙屁的成分,因为若不是天子坚持调粮备旱,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听到殿内群臣的恭维声,刘协却没任何自得之色,他明白虽然做足了准备,但是百姓们的日子依旧是不好过的。

「现在赈灾做得怎麽样了?各地都发布告示了没有?」

刘协看向法正,同时说道:「一定不能让百姓产生恐慌,要将朝廷的底气给彰显出来。」

只见法正自信地一笑,说道:「请陛下放心,各郡县粮草充足,只要打开官仓给百姓们一看他们便放心了,此番臣等可是做足了准备,定不会让饥荒出现!」

法正深知自己做出的准备有多麽充足,所以有这个底气做出这个保证。

「很好,旱情渡过,卿当居首功!」

刘协这才露出了一丝笑意,法正调粮备旱属实是废了很大力气,功劳不小。

「谢陛下!」

法正松了口气,躬身谢恩,对他来说天子的认可比功劳更有意义。

刘协又对贾诩丶袁熙二人说道:「你们多派人盯着些,各地粮商若是敢趁机抬高粮价,那不用上奏,直接严办!」

「灾情面前绝不容宵小作祟,发国难财更是不能容忍!」

刘协的语气颇为强硬。

为什麽每每遇到天灾就会死那麽多人?这与各地粮商们哄抬粮价分不开关系,他们不管死多少人,只管自己能不能赚的盆满钵满。

刘协可不会容忍这种事,谁敢在这种关头发国难财,那他就对谁刀子,正好现在缺少粮食,宰一两个也好。

袁熙丶贾诩恭敬道:「臣遵旨!」

讨论完旱情一事,又追进了后续的安排后,刘协总算是放下心来,令侍女端上冰镇梅子汤上来犒劳群臣。

法正等人纷纷谢恩,并没有客气什麽,因为近来天气实在是太热,这种口福也就只有宫里才有了。

只有郭嘉端着碗看向刘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开口。

刘协见状于是笑问道:「怎麽了奉孝,这梅子汤不合你口味?」

郭嘉稍作犹豫,将碗放下,然后拱手道:「并非如此……陛下,臣有事要奏。」

郭嘉开口顿时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刘协的眉头微挑,心中疑惑,不过他还是点头道:「奉孝有何事要奏?」

诸葛亮起身离席,沉声说道:「启禀陛下,近来各地有谣言流传,称此番大旱乃天降灾祸,皆因陛下创办国子监丶违背祖宗成法丶圣人之学所致。」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那个正准备把梅子汤端给刘协的侍女更是惊得手一抖,手中那价值千钱的细瓷碗直接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这名宫女吓得花容失色,扑通一声便跪了下去,不住叩首道,浑身瑟瑟发抖。

御前失仪,这可是要被杖毙的重罪!

「不长眼的东西!」

一旁的宦官大怒,就要上前打骂。

但刘协却抬手阻止了她,淡淡道:「不碍事,你们都先退下吧,不许责难她。」

「是,陛下。」

对于天子的话宦官自然不敢违背,躬身一礼便退下了,那名侍女也一并离去。

大殿里便只剩下了刘协和诸位内阁大学士。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