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0章 诸葛亮夜观天象,曹孟德进驻江东(1 / 2)

加入书签

第320章 诸葛亮夜观天象,曹孟德进驻江东

吕布随口说出的一句话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驱散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二人心中的迷雾,令他们感到如梦方醒。

「好一个曹贼!」

司马懿恍然大悟,眼中难掩惊讶之色,「难怪他会直接放弃据守黄河渡口丶甚至放弃兖州全境,他竟有这样的打算!」

此时他什麽都明白了。

他从始至终都是站在曹操会死守豫州的角度去分析局势的,所以才会觉得官渡只部署这麽点兵力很不正常。

但假若换一个角度思考,曹操并不想死守豫州,而是想直接放弃呢?

那一切就全都合理了!

司马懿的一番话,让吕布丶赵云丶高顺等人听得云里雾里,面面相觑。

「军师此言何意?」

吕布疑惑地问道,觉得司马懿这番话莫名其妙,他刚刚只是随口一说而已,怎麽还和江东扯上关系了?

曹操怎麽可能会把兵力调到江东?

面对吕布的疑惑,司马懿将目光看向了诸葛亮,诸葛亮点了点头,说道:「温公有所不知,我等一直以来都被误导了。」

「刚刚温公的猜测没错,曹操的确不打算守豫州,他真正目的是想趁着孙权在徐州和朝廷的兵马交战之际夺取江东。」

「这也是他为什麽在官渡仅仅部署了一万兵马的原因,他的兵马早就暗中调往了别处。」

众人闻言皆是大惊失色。

赵云忍不住皱眉道:「曹操和孙权不是联盟了麽?而且做出这种事情,他难道不怕遭到孙权的报复?还有他为何如此果断放弃大好的中原之地,转求江东?」

他不太明白曹操为什麽会选择背刺孙权,明明双方联手才是最难对付的。

况且江东与中原岂能相比?

「他当然不怕。」

司马懿冷哼一声,颇为不甘心地说道:「江东有长江天险,本就易守难攻,而且不利于骑兵纵横,想要攻打极为不易。」

「曹操夺取江东放弃豫州,等同于切断了孙权的后路,届时孙权将独自一人面对来自朝廷的所有压力,并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还有什麽能力报复?」

「而曹操把所有兖州丶豫州的所有兵马人口丶物资粮草都聚集在江东后,已经足以据守一方。」

曹操这一手段虽然卑鄙,但从战略层面上来讲却是无比高明,而且极为大胆。

毕竟放弃两个州,还是兖州丶豫州这样的要地,这种魄力可不是谁都有的,谁都没想到他敢如此行事。

「那我们岂不是不需要进攻?」

高顺心中一动,提议道:「曹操打算放弃豫州丶夺取江东,那我们只需要等到他做完这一切,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豫州。」

「何必要费力攻打呢?」

攻打官渡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想攻下来势必会损耗不少兵马,既然曹操要放弃豫州,那他们乾脆等曹军从官渡撤离便是了。

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但诸葛亮闻言却大摇其头,神色严肃道:「高将军想的太过简单了,豫州和兖州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两州之地的物资和百姓。」

「曹操撤退不是单纯的撤离,他还裹挟了大量百姓逃离。」

「我们决不能坐视不理。」

没了物资和百姓,兖州豫州就只是两块空地,即便夺下来了也没有多大用处。

相反,把所有力量都集中在江东的曹操,所占据的地盘虽然比之以往要小了许多,但实力却变得更为强大。

「那咱们明天就进攻官渡!」

吕布当即拍板做出决定,他不理解司马懿和诸葛亮说得那些弯弯绕绕,他只知道打下官渡就行了!

「此事急不得。」

司马懿呼出一口浊气,摇头道:「官渡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攻下的,贸然进攻必会死伤很多兵马,需要从长计议。」

「曹操没那麽快能把百姓和物资都迁移完毕,我们还有很长时间,不要自己乱了阵脚,先将这个消息快马送回邺城吧。」

此事太重要了,他们无法自行决断。

需要上报天子后等待指示行事。

「好。」

听出司马懿语气里的严肃,吕布也没有反驳,点头答应了下来。

很快这场宴席便结束了。

众人各自返回住处休息。

不过诸葛亮并没有马上回去,他孤身一人站在营帐外,仰头看着夜空。

「孔明在做甚?」

司马懿刚好路过,见到这一幕后不禁停下脚步,开口问道。

他总感觉诸葛亮身上充满了神秘。

诸葛亮闻言收回目光,见是司马懿,便笑道:「亮在观星象。」

「星罗万象,包藏世间一切玄机精妙,我看看能不能从其中寻出攻破官渡之策。」

司马懿闻言皱了皱眉,他是不信什麽星象之说的,想要通过观星来找到破敌方法在他看来更是无稽之谈。

「谋事在人,成事岂能在天?」

「你虽通奇门遁甲,但这些终究只是奇淫巧技,我劝你莫要把才华都消耗在这些旁门左道上。」

「我会比你先一步想出破敌之策。」

「这次我绝不会再输给伱!」

司马懿面无表情地说完这句话后,就直接大步离去。

诸葛亮轻笑一声,继续观星。

……

扬州,吴县城外。

曹操的大军在此安营扎寨,浩浩荡荡的军队绵延数十里,旌旗飘扬丶望之令人生畏。

早在朝廷大军挥师南下后不久,曹操便率领兵马渡过长江,经过一路跋涉,终于抵达了吴郡这一孙权的大本营所在。

然而此时营帐内,曹操正看着从豫州寄过来的书信,脸色苍白无比,几乎站立不稳。

这封书信,乃是曹仁寄过来的。

而其中不仅阐述了前线惨败丶不得不退守官渡的情况,还有夏侯惇丶曹纯二人的死讯。

「元让,子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