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3章 走为上计(2 / 2)

加入书签

涉及到小命,他可不敢赌秦天瑞的节操。

……

团军高层在发愁,接到战报的秦天瑞,同样暗自叫苦。

哪怕对团军没有期待,可好歹是四万大军,在攻城战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结果人没抵达战场,就先一步溃败。

少了盟友帮忙,仅凭江西第一镇,想要拿下安庆着实太难了。

「消息核实过了麽?」

「白屠夫是真吃了大败仗,还是想要避战,故意装出来的损兵折将?」

秦天瑞怀疑的问道。

夜袭想要成功,非常考验操作。

首先自己必须够强,其次是敌人必须没有防备,两者缺一不可。

遇上有经验的敌军将领,夜袭是很难成功的。

白毅峰虽然没有什麽亮眼的战绩,好歹征战了几年,怎麽也该积累一些经验。

「总兵大人,从战场上遗留的尸体数量来看,团军伤亡足有上万之多,不可能是做戏。」

青年将领的回答,直接浇灭了秦天瑞最后的侥幸。

苦肉计,也不是这麽演的。

以团军的综合素质,伤亡上万不崩溃才有鬼。

战场上兵荒马乱,白毅峰现在是否还活着,都是一个未知数。

「传令下去,全军收拾行李,向庐州府进发!」

意识到夺取安庆的计划失败,秦天瑞果断选择闪人。

叛军既然在半道上伏击团军,那就意味着敌人有了准备。

此时想要顺利撤回南昌府,必然遭到敌军的层层阻击。

他这次的任务是调动敌军,不是和敌军进行硬碰,自然要避其锋芒。

反正都是撤退,从庐州府借道绕路湖广一样能回去,说不准运气好还可以搂草打兔子,顺势拿下庐州府。

……

大军尚未集结完成,敌人就先一步跑了,气的方羽轩一肚子火没地方发。

追击是不可能的。

刚刚和团军打了一场,吴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除了战场上的伤亡,还有夜间急行军带来的非战斗减员。

此时凑上去,他麾下这几千士卒,可不够敌军打。

「立即派人通知庐州镇守将军,让他提高警惕,严防敌人偷城。」

方羽轩强忍着怒气下达了命令。

庐州府战略价值虽高,却不是主战场,那边的守军并不多。

万一被敌军偷了城,那可就麻烦大了。

辽东军猛攻徐州,不等于人家只能打徐州。

一旦调转枪口过来会师,江淮地区的局势,将彻底失控控制。

有了庐州府做跳板,安庆丶扬州等地,都暴露在了官军的兵锋下。

自古守江必守淮,丢了江淮地区,南京就变得岌岌可危。

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军事角度,吴国都不能放弃庐州府。

「侯爷,您也不用太担心。

庐州城池坚固,敌军就算有想法,一时半会儿也很难得手。

趁着这个机会,不如我们先干掉白屠夫的残部,让战绩好看点儿。

等结束了这边战事,再去追击敌军也不迟。」

袁白枫委婉劝说道。

敌军突然跑路,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让后续计划没法展开。

幸好打残了团军,挽回了一丢丢颜面,不然都没法回去交代。

「嗯!」

「传令下去,全力剿杀团军残部。」

恢复了理性的方羽轩,再次下达了命令。

大鱼捞不着,小鱼必须多吃点儿。

通过首级,无法判断团军和虞朝正规军的区别。

在填写战报的时候,稍微修饰一下数据,就是一场大胜。

不过这需要击杀更多的团军士卒,才能让战报更加真实。

倘若凑不齐人头,那就只能杀良冒功充数。

后者是高风险的活儿。

吴国一共就这麽大点儿地盘,若是再不用心经营,拿什麽和官军打。

……

南昌城。

迟迟没有收到战报,指挥部内的气氛,也变得越发凝重起来。

原来那些反对出兵的官员,此时也活跃了起来。

语言艺术被他们利用到了极致,各种阴阳的话语,让李牧长了不少见识。

「李提督,可曾收到江西第一镇的消息?」

舞阳侯关心的问道。

一镇兵马失去联络,这可是一件大事。

他这位身兼四省军务的总督,麾下募兵也不过八镇兵马。

面对下属文官们的各种阴阳,作为大军主帅,他感受到了压力。

「尚未收到江西第一镇的消息,不过倒是有团军的消息。

据抓到的溃兵交代,他们赶往安庆会师的途中,遭遇叛军夜袭,团军直接被打散了。

现在叛军正全力剿杀团军残部,如果消息属实,那麽团军这次必定损失惨重。」

李牧平静的回答道。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自己带出来的人是什麽货色,他大致还是有数的。

秦天瑞能力还是合格的,担任一名总兵不成问题。

纵使在战场上吃了亏,也不至于这麽快全军覆没。

有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真要是大获全胜,叛军早就大肆宣扬了,根本不好帮敌人保守秘密。

「要不要派出援兵接应一下,万一遭遇叛军主力,也好有个照应。」

舞阳侯试探性询问道。

从李牧淡定的神色中,他读出了不同寻常的讯息。

直觉告诉他,李牧又在算计着什麽,不然不会这麽淡定。

作为上司,他也是要面子的,着实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询问。

「总督大人,现在第一镇的位置在哪儿都不清楚,就算派出了援兵支援,也不知道该去哪儿找他们。

不如再等等,没准过些日子,就会有消息传来。

以末将之见,此时第一镇要麽继续顺江而下寻找战机,要麽直接北伐庐州。」

李牧当即解释道。

承担着家族复兴的压力,相较于麾下大部分将领,秦天瑞野心是最大的。

别的将领遇到突发状况,无法继续完成任务,大概率会直接调头返回。

搁在秦天瑞身上,第一反应都是力挽狂澜,趁机立下大功劳。

团军战败,安庆府拿不下来,那就去尝试夺取其他战略要地。

甭管能否成功,不努力折腾一下,他是不会甘心的。

为了拿回家族基业,秦天瑞愿意冒险,李牧自然要给他创造机会。

战争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

除了双方斗智斗勇,更要看各自的运气。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