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章 边境(2 / 2)

加入书签

锺味当即皱眉,道:「侯爷如何能让他出关?」

沈季态度淡然向手下兵士道:「为何让他出关?」

那兵士板着脸看着锺味,语态骄慢得道:「军令文书没有问题,不让他出关,恐耽误了军情。」

锺味自知失言,给狐八一抛了个眼神,让他来解释。

「是这样的。」狐八一道:「我已经找到了逃犯顾经年与裴念,但秦西朔却包庇他们,并且把人带走了——...」

沈季不等他说完,命人去把守城卒唤来,问道:,「秦西朔的队伍里有逃犯顾经年丶裴念?」

「禀侯爷,我等并未看到。」

狐八一道:「他们易容了。」

「既然易容了,你如何断定那是顾经年与裴念?」

「那二人,男子是异人,隐有火之气息,女子是个寻常人。这些线索,

侯爷觉得够吗?」狐八一道:「我多年寻找异人异兽,还未犯过错。」

「本侯信你。」沈季话锋一转,又道:「虽说秦西朔不信你也情有可原,但搜捕顾经年事关重大派快马去追,立即把秦西朔的队伍带回来。」

他既然如此表态了,锺味与狐八一只好等着。

等了整整一日,到了次日清晨,快马归来,却说秦西朔的队伍已被编入大将宗神秀的兵马,要应对大战,不能归来。

如此,便是沈季也不好再为了一人而破坏战局。

锺味职责所在,不愿放弃,遂带着狐八一继续西行寻找,

目送这二人离去,沈季转头看去,见关城上站着的巨人还仰首看天,

微微叹息。

其实,他早就知道秦西朔是雍国细作,更知顾经年与裴念就在其队伍当中。

但闵远修已来信告知他了,顾经年此番西行,是去雍国当间谍的,请他务必放行。

故而,自以为聪明的秦西朔,不过是他施行反间计的工具罢了。

离开枕云关往西,青山绿水越来越少,视线里越来越多的是浩瀚无垠的红色戈壁。

策马狂奔,行了数日,顾经年看到了前方扑天盖地的营帐。

那是瑞国反攻居塞城的大军正在集结张大石丶张小刀,以及数不清的刚刚徵发来的士卒都在其中。

「吁!

秦西朔拉住了缰绳,回头向顾经年道:「我要去军中报到了,便送你到这里。你往前绕过军队,待大战一起,投奔你父亲便是。」

「好。」

「哈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待你我再会,想必是中州一统之日。』

秦西没心没肺地笑了笑,策马而去。

至于他说的中州一统,自然是雍国据有天下。

居塞城以东,绍荆关,一杆雍国大旗迎风飘扬。

离大旗不远处,是顾北溟的大帐。

帐中,顾北溟正在披甲。

他披的是一身轻便的黑色皮甲,是以兽的皮制成。与旁人的盔甲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有着两层立领,能够很好地保护脖子。

等戴上头盔,还有一层垂下的护颈帘。

顾北溟时年五十八岁,可身材壮硕,皮肤上只有陈年旧伤,皱纹很少,

看起来像是四十岁。他面容沉毅,眼神深邃,让人始终摸不透他在想什麽。

帐外,号角声响起,那是瑞军已经开始进攻了。

顾北溟不慌不忙,披好盔甲之后才出帐,走上战台。

正立在战台上的是他的四子顾继泽,也是他唯一带在身边且还未伤亡的儿子。

「大帅。」

战场上,顾继泽始终是以官职称呼顾北溟。

如今顾北溟已受封为雍国的高平郡公丶东路军元帅丶太子少保等职。

「宗神秀忽然发起了攻势。」顾继泽道:「他想必是看出了我们的援军还没来。」

「嗯。」

顾北溟眺目远望,见到天边出现一条黑影,瑞军像黑色的海浪般向他涌来。

他十分熟稔地布置战术,同时随口与顾继泽感慨了几句。

「这些年,瑞国大兴炼术,在这方面已逐渐胜过雍国。宗神秀能这麽准地把握战机,必是以炼人窥视到了我军中动向,知我们的异人兵马还没来。」

说到这里,他声音放轻了些,以只有顾继泽能听到的声音,又道:「雍国的国力也只能支撑这次扩地数百里,绍荆关不好守,若事不可为就撤。」

这是战略,瑞国以举国之力反击,誓要收复失地,而雍国眼下的战略重心在于巩固收获,自然是没必要硬碰硬。

终于,战事展开,像是两个巨大的磨盘拼在一起,碾压着其中如稻谷般的人们,碾出一团团血肉。

哪怕是各种异人异兽,在这样的战事里也显得渺小。

顾北溟在战略上虽想后撤,可开了战,终究还是希望寻找机会。

他自光扫视着那广的战场,忽然发现瑞军战台的上方似乎出了变故。

今日,竟还有意外的胜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