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章 风起太和殿(2 / 2)

加入书签

人红,是非多的道理,康熙比谁都明白!

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因太子尚未被废,老八的头脑一直保持着清醒的状态,

便暗中向佟国维发出了求援的信号。

今上的亲舅舅,老四的养母之父,一等公丶议政大臣佟国维,一直看不上大侄儿鄂伦岱。

佟国维亲眼所见,鄂伦岱这个不孝的孽障,脾气上头之后,居然连亲阿玛佟国纲都敢打!

挨了打的佟国纲,咽不下这口恶气,居然主动跑到宫里,追在康熙的屁股后头,要求亲外甥下旨,活剐了鄂伦岱这个逆子。

所以,当鄂伦岱跳出来攻击胤偶的时候,佟国维一直按兵不动。

佟国维没表态,他的门生故吏们,也都不敢下场发言。

本派系的大佬不发话,谁若敢擅自行动,那是一种什麽性质的行为,还用问麽??

「皇上,奴才以为,须弥座乃至尊之座,岂有人臣妄登之理?」佟国维押宝到了老八的身上,自然要帮老八出力了。

佟国维公开表态之后,他的门人们,也纷纷站出来,帮着老八说话。

到目前为止,上窜下跳的,都是皇族宗室和满洲勋贵。

太和殿内的全体汉臣们,都在冷眼旁观,坐看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在前明,敢当面骂皇帝的文官集团,到了带清,变得比孙子还乖!

实在是可叹之极!

没办法,在长毛起事之前,带清的实权,完全掌握在旗人的手心里。

不客气的说,汉臣文官集团,除了一张嘴之外,手无一兵一卒,他们根本没有底气掺和满洲皇族勋贵们的内斗。

腰杆子不硬的汉臣们,只能被迫充当太和殿大内斗的看客!

只是,汉臣们不敢说话,并不代表,他们看不懂局势!

李光地皱紧了眉头,心里一直叹息不已,八爷啊,八爷,佟国维出来的太迟了呀!

康熙又不是睁眼瞎,那麽多人,主动跳出来攻击胤偶,若是没人指使,鬼都不信啊!

当年明月,曾经有个精辟的论断,小人物敢于攻击大人物,除了脑子有病之外,背后必有主谋。

首席内阁大学士,也就是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玉书,他根本没看老八,却一直默默的盯在胤褐身上,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实话说,康熙也没有料到,正旦大朝会的太和殿上,居然闹得不可开交。

俗话说的好,家不和,外人欺。

康熙不想让汉臣们,站在岸边看笑话,就指名道姓的说:「张玉书,你意如何?」

张玉书早就料到了,康熙会有此一问,便走出班次,跪下说:「回皇上,愉贝勒为了护主,为猛虎所伤,身子受创甚巨。请恕老臣抖胆直言,值此尚未痊愈之际,实不宜久站。」

李光地是张玉书的老对手了,以他对张玉书的了解,这只老狐狸一直油滑之极,从来没有选边站队的先例。

然而,张玉书这一次,竟然主动帮胤偶说了话,这又是为何?

李光地情不自禁的开动脑筋,思索张玉书这麽干的根源。

康熙被张玉书提醒了之后,这才恍然大悟,是啊,小十五儿大病未愈,何必上须弥座来站着呢?

「传朕口谕,皇十五子丶贝勒胤耦,大伤未愈,特赐肩舆入值宫中,钦此。」康熙借着张玉书的提醒,从善如流的又送了胤褐一份大礼。

所谓的肩舆,针对臣子而言,一般指便舆。

便舆,可以理解为四川的滑杆,也就是把椅子绑到横杠上,由两名太监,一前一后的抬着在宫里行走。

胤褐有资格在宫中行走,主要有两个兼差,一是内务府总管,一是南书房大臣。

偏偏,南书房就在乾清门的西侧,和东侧的尚书房,遥相对应。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胤偶可以坐着肩舆进宫,直到乾清门前为止。

康熙的偏宠,已经完全遮掩不住了。

胤褐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然不可能让康熙扫兴,便大声说:「臣儿胤偶,领旨谢恩。」

森严的礼制之下,只规定了,你没资格坐肩舆,却坐了,这个就属于逾制,

不仅有罪,而且惩罚极重。

但是,胤褐明明有资格坐肩舆,却走着进宫,这个就没人管得了。

很多京官,有资格坐轿,却非要坐马车,图的就是个省钱二字。

因为,京官们养轿夫,并不只是养两个或四个,而是要养6-12名轿夫。

毕竟,轿子很重,轿夫们的体力有限,中途需要有人换班抬轿。

大朝会散了之后,胤褐走出隆宗门,见四下没有外人,便小声吩咐玉柱:「去打听一下,丹徒相国的家中详情。」

张玉书,祖籍镇江府丹徒县,时人皆称其为:丹徒相国!

「嘛。」

玉柱显得格外的振奋,胤耦吩他去办这种事情,可谓是知人善任。

因为,玉柱的阿玛隆科多,名为御前一等侍卫,实则是康熙的私人包打听。

PS:月票超过12500张,今天继续三更,这是第一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