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3章 这老匹夫是想坑死本官!(1 / 2)

加入书签

徐达皮笑肉不笑的瞥了杨少峰一眼,“老夫为什麽要去找上位?”

“上位要在宁阳县另募一军是上位的事儿。”

“老夫要的却只是从军的书吏。”

“一不用他们上阵杀敌,二不要求他们有多好的学问。”

“唯一的要求就是能靠得住。”

“其他的,只要年龄上差不多,能走能跑,识数,会写几个字,这就足够用。”

说起这些要求,徐达也忍不住想要吐槽。

这些要求高吗?

说起来好像不高。

但是能达到这些标准的百姓却少之又少。

别说一个县了,就算是一个府,一个布政使司,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普通百姓都十分稀少。

万幸,老天爷开眼,整个宁阳县竟然遍地都是符合标准的百姓。

所以,上位他要另募一军是他的事儿,他完全可以挑那些年轻力壮而且学问还相对好一些的青壮。

本都督要求没那麽高,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岁左右的普通百姓也能凑合着用,两者之间完全不冲突。

瞧着略显得意的徐达,杨少峰乾脆咂吧咂吧嘴,说道:“只要徐相不嫌弃那些蠢蛋就好。”

徐达再次斜了杨少峰一眼。

“嫌弃?”

“老夫嫌弃他们干什麽?”

“你知道老夫要带他们去哪儿?”

杨少峰微微一怔,徐达却得意洋洋的说道:“老夫带他们去遵化,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喜峰口附近。”

“遵化知县耿明明是你们宁阳县出来的吧?”

“就算他们当不好书吏,难道他耿兴明还能眼巴巴的看着?”

杨少峰整个人都傻了。

这他娘的算什麽?

算挟宁阳县父老以令遵化知县?

还是挟遵化知县以令宁阳县父老?

人情世故这方面,算是让你个老匹夫给玩明白了!

只是转念一想,杨少峰又感觉有些不对劲。

当初徐达和常遇春他们商议北伐的时候是怎麽说的来着?

二十万大军,兵分四路,分别从雁门关丶居庸关丶金兰以及辽东出兵北伐,四路大军分进合击,互为虚实。

整体策略上倒是没什麽问题。

问题在於徐达这个大都督怎麽会赖在喜峰口?

瞧着杨少峰一脸懵逼的模样,徐达呵的笑了一声,用脚在地上画了几个圈,向着杨少峰示意:“雁门关这里一路,居庸关这里一路,金兰这里又一路,再加上辽东,二十万大军,兵分四路,互为奇正丶互为虚实。”

“四路大军之中,雁门关丶居庸关这两路大军兵指和林,金兰这一路大军趋甘肃,兵指西域,辽东那一路大军则是由常黑子带领,直指黄龙。”

“而老夫这个大都督,就待在喜峰口附近,牵制住王保保。”

有徐达在喜峰口附近待着,又有常黑炭带着五万大军在辽东稳步推进,胡元朝廷马上就会面临左右为难的境地。

毕竟王保保再能打也只有一个人,而大明方面却有四路大军同时进攻,王保保能顾得了喜峰口的徐达,就顾不上辽东的常遇春,更顾不上居庸关和雁门关丶金兰的三路大军。

杨少峰竖起大拇指,诚心实意的赞道:“大都督威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