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3(1 / 2)
晒地在大街上吆喝,瞧着有些丢人。
有人要体面的工作,有人要赚钱,各有选择罢了。
而这当中,各大食品厂、汽水厂则发展迅猛。
随着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对各类生活物资的需求也逐渐增大,更加舍得花钱购买能改善生活的各类产品。
一厂的各类海鲜酱罐头畅销,而二厂的汽水更是老少咸宜,声名鹊起。
林湘在首都,消息灵通,尤其还在国家发展总局,午饭时间听同事闲聊,得知沪市的报纸开始收费刊登广告后,京市的报纸也学了起来。
“听说京市日报已经开始了。”
“还花钱登广告?那不是小资主义嘛。”
“什么小资啊,现在外头做私人买卖的那么多,管什么,人能挣钱就行。”
林湘知道这些体制内的“老人”消息更为灵通,打听一番,了解了情况,转头就给赵厂长打去电话。
“听说一天广告位1500块,别看价钱贵,可京市日报每天发行量大,有十万份,这十万份报纸卖出去,可不止十万人能看见广告上的119椰子汁。”
赵建军听到1500去登一天报纸广告,眼皮狠狠一跳,心痛的!
那可是1500哎!
不过林湘一说,他也迅速反应过来,是那么个理儿。
“厂长,我建议多登几天广告,以后做买卖的人多,私营经济起来,竞争更大,这些广告费用是必须的。酒香还怕巷子深呢。”
“行!”
一星期后,赵建军赶赴首都,一是来检查供应的椰子汁情况,得些销售反馈问题,二就是来花钱登广告。
正值星期日,林湘休息,手里捏着一份报纸和赵建军碰面。
“厂长,你看看,这是京市日报第一份广告,茵乐牌收音机厂的广告,连着登了一个星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赵建军算算账,我滴个乖乖,那可是一万块啊!也太舍得了吧!
两人一道往京市日报去,路上,林湘谈论着广告:“这场是新兴厂,私人的,舍得花钱登广告,收音机质量又好,这两年在京市卖得特别火红。”
“砸这么多钱,能不红火嘛。”赵建军拎着公文包,里面装了四千五百块钱,沉甸甸的。
“同志你好,我们想问问登报纸广告的情况。”林湘知道赵建军对京市不熟悉,干脆带着他过来一趟。
“等会儿啊,我帮你叫负责人过来。”报社编辑扭头,朝里扬声,“小苏,有人要登广告。”
话音落地没多久,林湘就见到从里头的办公室出来一名身形窈窕,姿容秀丽的年轻姑娘。
此时还挺着大肚子,像是怀孕几个月了。
“同志,你们好,我是京市日报编辑苏茵,负责登报广告的事宜。”苏茵邀请两人坐下,简单介绍起了京市日报的登报广告规则。
京市日报于日前改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板块,专门用于登收费广告,一开始,许多人意见挺大,观望者众多,没几个人愿意尝试。
倒是茵乐牌收音机摘了好彩头,引发关注,这几日来咨询此事的厂家陆续多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