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7(2 / 2)

加入书签

但这祖宗娇气,含泪哭诉“接不住戏”的画面实在触目惊心,他舍不得发作, 只得换一个可怜蛋子撒气。

他冷冷扫过同行青年, 不咸不淡道, “婚事不过才定, 苏大人消息真是灵通。”

这语气夹枪带棒,十分不善。

方才还冷嘲热讽的青年不由神色一凛。

这话往小了理解, 是嫌他多管闲事,往大了理解,就是窥探上官隐私。

若这上官只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倒也无妨, 偏偏他还兼任着锦衣卫北镇抚使,那一身牵系的,可全都是帝王机密。

他隐晦地瞅了眼谢昭,二人赶巧前后脚抵达徽州,正碰在一处。

谢大人打的名头是监察赈灾事宜, 鬼知道背地里是不是北镇抚司在办要案!

他小小一个南直隶右都御史,养老等死的好差事, 万一因这句信口玩笑,被当成狼子野心窥伺圣意, 那乐子可就大了。

神宗多疑,又偏信这心腹,届时他就是空长十张嘴也掰扯不清。

兹事体大,他还想在南直隶快活几年,赶忙敛笑,正襟危色撇清关系。

“道听途说,哪敢称灵通?是训僭越,下官只是关心大人终身大事,想讨一杯喜酒吃吃罢了。”

也不知是哪个词触动了阎王,谢昭竟微微翘起嘴角,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急转。

“苏大人,你我同僚数年,不必这般拘谨,婚事若近,必定给你下帖。”

苏训狐疑望他一眼。

阎王向来清举,说起这按头婚事,一双凤目清冷,不见喜意,可面上又一团和煦,也瞧不出不喜。

啧,要不说人能跟着神宗混呢。

光这隐藏情绪的本事,就连内阁那些老家伙也望其项背。

苏训干脆放弃,转而去找吴遇撒气。

“吴知府勤勉治下两个月,这效果也不怎么样嘛。”

他半是讥诮半是玩笑,“小小一个客栈,就汇集徽州治下百态。乡里鱼肉蒙童,考生重利轻义,好容易有几个人稍微明白些事理,又被群起攻之、自身难保,这么瞧着,徽州府今年是准备再被我剃一年光头?”

一个“再”字,简直扎铁,吴遇差点端不住老脸。

科场被“剃光头”,是说那年一个地方全军覆没,一个没有考中。

这事不论是对主政官,还是当地百姓,都是奇耻大辱。

要知道,科举及第人数和地方税收总额,一直是考察一把手政绩的两项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方行不行的直观表现。

徽州府先天不足,税收本就比不过临近的其他州府,也就科举成绩能打一点。

可这些年秀才录中人数断崖式下降,前年更是直接被剃光头,叫整个徽州府在南直隶都抬不起头做人。

这几年休宁书生出县,谁不戏谑一句“驽生”?

外头已经传遍,徽州府穷乡僻壤、民风粗鄙,山里人又蠢又懒、又穷又坏,狗都不嫁。

若是今年真来第二次,那就是辱上加辱。

吴遇脸皮如同被他扔在地上,还踩了几脚。

在场学子虽是才入科场的新手,但一损俱损,闻言也露出愤愤之色。

其实“剃头”完全赖不着吴遇。

这事还得从徽州上任知府——段汴梁那个迂腐老学究说起。

他读书呆板,最爱同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