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奏请封禅(1 / 2)
军营跟朝堂不同,虽然也有弯弯绕绕,可一旦立功没几个人敢不升迁。
这也就意味着,徐闻的个人实力以及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会再度有一个惊人的提升啊!
他们甚至不敢去想徐闻将来会达到怎麽样一个高度。
不夸张的说,恐怕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而这个一人,也就是当朝的皇帝。
所以哪怕是一直看不上徐闻的南方官员,此时都想要上前示好,想要巴结一番了。
徐闻的未来已经是不可限量了。
听着众人的恭维,徐闻却是神色平静的笑了笑说道:“大家说笑了,都是为陛下分忧解难,没有什麽功劳不功劳的,不过如果诸位真想要让亲朋好友进入皇明军校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招生情况,今年应该会扩大招生。”
“不过丑话我说在前头,要是审核不过关,谁来求情都没用!”
众人一听,皇明军校要招生一个个顿时就来劲了啊!
现在要是能进入皇明军校,那就等於是身份的象徵啊!
只是众人还来不及说感激的话,午门便已经缓缓打开。
徐闻一马当先走了进去,众人只能一脸激动的跟在後面,却是不敢再多说了,要是冲撞了朱棣,那後果可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十日後。
奉天殿。
晨曦初露,金銮殿上已是文武齐聚。
永乐大帝朱棣端坐龙椅,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内群臣。
徐闻立於文官之首,神色淡然,对此阵仗习以为常。
今日大朝会,主要是对此番北征的文武官员进行论功行赏。
"此番北征,皇太孙功居第一,徐华丶徐谦兄弟二人功居第二!"
朱棣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顺着朱棣的目光,徐闻回头,只见长子徐华身着盔甲,英姿勃发的站在殿门处。
次子徐谦一袭青袍,儒雅沉稳,文官打扮。
一名身着蟒袍的老太监缓步走上殿前,手中捧着明黄圣旨。
他清了清嗓子,尖细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越国公徐闻长子徐华,骁勇善战,北征有功,特授京卫羽林左卫正三品指挥使,兼东宫詹事府司经局洗马。
越国公次子徐谦,才学出众,谋略过人,特授吏部考功清吏司正五品郎中,兼东宫詹事府右春坊大学士。钦此!"
"臣徐华,叩谢皇恩!"
"臣徐谦,叩谢陛下隆恩。"
两人上前领旨谢恩,朝气蓬勃。
殿内群臣神色各异。
文官们看着徐谦,眼中难掩羡慕之色。
吏部考功清吏司郎中虽只是正五品,但掌管官员考课,权柄甚重。
更何况还兼着东宫右春坊大学士,这可是储君近臣。
武将们则盯着徐华,目光炽热。
羽林左卫指挥使,那可是京卫精锐中的精锐,直接负责皇宫安危。
更不用说还兼着东宫司经局洗马,这是何等信任?
徐闻站在文官首位,面色平静,心中却暗自思量:陛下这是要将徐家与东宫牢牢绑在一起啊...
朱棣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在徐家父子三人身上来回扫视,嘴角含笑。
"越国公,你可是教导出了两个好儿子啊!虎父无犬子,在你身上彰显得淋漓尽致。朕甚是欣慰,他们就是我大明王朝的未来与希望。"
徐闻连忙上前,躬身道:"陛下谬赞了,保家卫国乃男儿本分,他们不过是尽了应尽之责。"
"好一个骄而不躁!"
朱棣拍案而起,环视群臣,"尔等可都看见了?这便是为何国公能教导出如此英才!若人人都能如此,何愁我大明後继无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