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善除害者,察其本,理其疾(1 / 2)
第315章 善除害者,察其本,理其疾
安平郡的信都县,作为光武翻盘之地,再度迎来了另一位刘氏宗亲。
刘备命于禁先行率部接管信都,让军士把守各处要害之地,又把降卒的甲胄丶弓弩丶刀盾等共计万九千六百二十具军械,全部封进武库,遣三百馀战兵看管。
城中的粮草让辅卒尽数运出,送至城外的汉军营垒。
因为袁尚等人的投降,快要接近日落,于禁即便速度再快,也无法在天黑之前,确保信都安全无恙。
万一出了丝毫差错,他于文则也担当不起。
于是立马折身返回城外,拱手禀报汉王,言道:「如今已快暮色,而信都各处尚未肃清,恐有肘腋之忧患,大王勿往也!」
刘备还在沉吟之中,张辽也站出来拱手说道:「今时不同往日,大王身系汉家社稷,岂能置身于险地乎?」
「袁尚等人特意选在日落而降,倘若其心不轨,欲设伏在城中,抱有玉石俱焚之心,届时人物既尽,片瓦不存,天下当如何?」
「且当年高祖过柏人县,亦有贯高丶赵午等人藏于厕夹壁之中,意图行刺天子。」
「大王兴复汉家在即,更应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能有丝毫疏忽大意。」
「望大王,勿轻小事,小事沉舟,勿轻小人,小人毒身。」
张辽拱手一拜,肃然说道。
现在多少人的功名富贵寄托在汉王身上,信都可是袁绍总揽河北之地,城中有多少死忠于袁氏之人,也未可得知。
假使藏有刺客,将不堪设想。
刘备听完于禁与张辽的劝言,笑着摆手道:「文则,文远毋虑也,备岂会不知凶险,之所以沉吟片刻,是细想是不是应该,把送来的冀州各郡户籍丶簿册丶田地丶税收等籍簿,先看一部分,还是待明后两日,诸多掾吏抵达信都,再来钩稽核查,并非想着今夜便进城。」
他怎麽可能就这麽进信都,睡哪都没有睡在自己大营,且周围有数万军士守护来的安全。
何况此刻已身为汉王,岂能麻痹大意。
不远处的袁尚依稀听见有人似乎在说城里设伏的事,顿时把他后背惊出一身冷汗。
他可没做这种事情,如果真有人敢如此行事,当与袁氏无关,必然是个人所为,但他又害怕追责。
恐怖的猜想在袁尚心头缠绕,下意识揪着披在身上不久的衣袍,身子微微抖动,瞧见汉王在远处对士卒挥了挥手,立即就有人过来,将他们十馀人全部押下去。
袁尚有些惊恐不安,有心想要求饶呼叫,走近的许褚见状,直言笑道:「勿惊,勿惊,大王有令,你们今夜暂居军营,待到明日进城,再找几间院落安置汝等。」
「只要不行不轨之事,必然无忧矣,待到彻底平定幽州后,袁氏便能前往乐浪郡。」
「至于沮授丶辛评,大王另有任用,荀君则按照约定行事便可。」
许褚奉刘备之命而来,对袁氏众人笑道。
就在说话期间,身后马儿嘶鸣,没多久便有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响传来,以及沉重的木轮的转动声。
「嘚嘚嘚……」
夜哨轮流收兵回营,吃过晚饭再度整装出发,有汉兵卒正推辎重车连夜出征,除了一片畜牧与器械发出嘈杂声外,其馀无论战兵与辅卒,皆在分批调度,没有任何人互相交头接耳。
没有因天色将要尽黑,而惊疑不定,兵卒行兵列阵,随着旌旗麾帜而动,数万人在调度之时,尽是从容不迫,军纪之强可见一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