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4章 宋城刺杀(1 / 2)

加入书签

第414章 宋城刺杀

元文都告辞走了,王隆回来打开纸条,上面写着『谷熟县申家』,王隆愣住了,这是什麽意思?

他看不懂纸条的意思,又打开盒子,里面竟然一块美玉雕的印,上面是虎钮,但印上什麽都没有刻,是一方空印。

他还是有点不明白元家是什麽意思,就在这时,儿子王世充回府了,在堂下给父亲打了个招呼。

王隆连忙招手道:「五郎回来得正好,你来帮为父看看!」

王世充走上前接过玉印,看了看笑道:「这是谁给父亲的?」

王隆叹了口气道:「这是元氏家主元孝矩给我的,今天元文都来了,给我出了两个谜题,一个是这个玉印,一个是一张纸条,把我搞糊涂了!」

王隆便把元文都来拜访自己之事详细说了一遍,最后对儿子道:「你脑子灵,替我想想是什麽意思?」

王世充想了想道:「我明白他们的意思了,元家是想对太子下手,但他们自己不动手,而是怂恿杨暕下手,父亲就是中间人,这个玉印的言外之意,就是看父亲做出多大的贡献,上到宰相,下到县尉,父亲想当宰相,想封国公,就得给关陇贵族好好卖命。」

「原来如此!」

王隆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鱼钩,那张纸条又是什麽意思?」

王世充打开纸条看了看,沉思片刻道:「我们可以派人去谷熟县打听一下,这个申家到底发生了什麽事?」

杨广结束了对河西的巡视,终于要离去了,这次河西之行,杨广对武威郡总管樊子盖颇为欣赏,樊子盖负责组织十三个河西羌人部落首领朝觐,这些首领无论谈吐丶秩序和礼节都表现得非常好,杨广询问之下,才知道是樊子盖的功劳,他足足训练这些羌人首领三个月,付出了大量心血。

而且樊子盖不光会说羌语,还会说一口流利的突厥语,令天子杨广十分赏识,当即提升樊子盖为礼部左侍郎,跟随天子北上朔方。

临行前,又按照萧夏的推荐,封阴世师为河西经略使,同时将河西丶陇右各郡总管恢复为刺史,阴世师兼任武威郡刺史。

杨广同时宣布了晋王的最后任命,任命萧夏为江南道总管,统管江南军政。

天子的队伍终于浩浩荡荡北上,这时,萧夏也接到了蜀郡成都县传来的消息,船队已经准备就绪。

三天后,萧夏率领三万大军,携带六万匹战马以及一千头骆驼浩浩荡荡出发了,开始了他新的人生旅程。

洛阳,齐王府内书房内,王隆对齐王杨暕道:「申家是谷熟县的第一豪门,家里有几百条船,他们在汴渠上挖了一座水塘,作为停泊家族货船所用,这次疏浚汴渠需要填平申家的水塘,申家一直在闹事,严重阻碍汴渠疏浚,太子恼火了,下令将为首闹事者,也就是申家长子申奎抓进牢中,结果在和官府对抗中,申奎被军队打死了,父亲申发也上吊自杀了。」

杨暕忽然听懂了,「你是说利用申家刺杀太子?」

王隆摇摇头道:「殿下,打死申家也不敢刺杀太子,他们只是喊喊而已,卑职的意思,冒充申家收买刺客!」

杨暕这才明白,负手来回走了几步道:「事关重大,让我再想想。」

王隆冷冷道:「在皇位面前从来没有兄弟丶父子之情,你父亲和几个叔父丶还有太子是怎麽争夺皇位,殿下没有看到吗?如果殿下不方便出面,可以交给卑职来安排,将来出什麽事,卑职来顶!」

杨暕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

运河疏浚署放在梁郡宋城县,正好利用原来萧夏的梁州总管府,挂牌为运河疏浚署。

清晨,一辆马车在一百名骑马侍卫保护下离开宋城县,前往谷熟县,马车里坐着太子杨昭和工部尚书高熲。

高熲之前接到了晋王萧夏的快信,萧夏在信中指出太子心脏不好,不能受累,建议不要让他外出,尽量呆在官衙内。

高熲听取了萧夏的建议,坚决不准太子杨昭巡视运河,就坐镇官署内指挥,由他来巡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