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1章 710《柏林情话》(1 / 2)

加入书签

第711章 710《柏林情话》

3月19日一大早,张桂芳就起来和面。

昨儿个唐植桐说想吃面条,今儿就得安排。

面粉加适量水,搅拌均匀丶反覆揉搓成团,拿到案板上用擀面杖一点点按压延伸成饼。

张桂芳时不时的往面饼上撒些面,防止面饼黏连,不一会的工夫,面饼的直径就变得比擀面杖还要大。

摸摸厚薄,张桂芳觉得差不多了,遂将面饼迭起来,然后手里操着刀,「嘎达嘎达」开切。

「妈,今早吃面条吗?」凤芝被外面的动静吵醒,穿上衣服,揉着惺忪的眼出来。

「嗯,快洗脸刷牙。」张桂芳没有回头,专心切着面。

四九城吃面有讲究,面条的宽度得应季而变,天冷的时候就细一些,天热的时候就得宽一些。

细一些凉的慢,大冷天「吸溜吸溜」吃口热乎饭,从内舒服到外。

夏天就不成了,哪怕宽面条凉得快还不过瘾,还得再过一遍井水,俗称凉面。

眼下这时节,不适合吃凉面,所以张桂芳切的面条没有那麽宽。

切好面条以后,往上面撒点面粉,然后双手抄起来一抖擞,放在盖帘上等待下锅即可。

至于吃法嘛,张桂芳打算一会问问儿子。

「我简单做个炸酱吧。」唐植桐起来后,听了老妈的问询,答道。

四九城吃面条一般有两种吃法,炸酱面和凉面。

炸酱面能一年吃到尾,荤腥是必不可少的,再搭配几样时蔬菜码儿就是一道美味的家常便饭。

凉面偏清淡,基本没有荤腥,白水面条在井水里洗个澡,捞到盘子里,撒上咸菜粒丶黄瓜丝丶蒜末,搅拌一下就能吃。

条件有限,唐植桐做的也不麻烦,主料是昨儿晚上晾好的鲜嫩香椿芽,切丁备用。

小半勺猪油下锅,油热起来以后,将香椿芽丁一股脑的倒进去翻炒。

虽然油不多,但尽量让每个香椿芽丁都粘上丝丝油星。

炒的差不多时,再放入酱油丶盐调味,然后盛出来当炸酱。

条件有限,也只能先这麽着了,不过对于香椿芽来说并不算单薄。

在四九城百姓的食谱上,香椿芽唯一能跟大荤沾上边的恐怕只有香椿鱼儿一道菜。

其他什麽香椿芽拌豆腐丶香椿豆,都是滴上两滴香油就算完事,哪怕是香椿芽炒鸡蛋,恐怕也是以水炒居多。

「哥,你说面条可以拌苹果酱吗?」煮面条的空隙里,凤芝洗刷完,盯着锅里的面条流口水。

「甜面条?你怎麽琢磨的?邪门的吃法。」唐植桐知道妹妹这是惦记着苹果酱,不过还是摇头拒绝了妹妹的提议。

豆腐脑丶豆浆有甜咸之争,但放在面条上,恐怕都是吃咸口丶辣口,即便是有点点甜也是以调味为主,而不是喧宾夺主。

尽管没有苹果酱,凤芝依旧埋头乾饭,就差将头埋在碗里了。

「妈,您今儿抽空焖点黄豆吧,今晚咱做点香椿豆吃。」唐植桐吃的也香,家里的主粮是玉米面,吃面粉的时候少了。

虽然每个人粮食定量中的面票比例没变,但现在粮店供应的面粉并不是很及时,已经隐隐有下降的趋势。

「行。」张桂芳点头应下,看了眼孩子们,准备给吃完的加上两勺汤。

面条汤里有面条制作过程中的面粉,是绝对不能浪费的,得喝进肚子里,原汤化原食。

「什麽是香椿豆?」小王同学还是头一回听说,好奇的问道。

「香椿芽跟焖黄豆拌的凉菜,滴上两滴香油,挺好吃的。」唐植桐牙一呲,说道。

所谓的好吃要看跟谁比,香椿豆比不过大鱼大肉,但比拌野菜还是可口一点的。

吃碗面条,灌上半碗汤,都快出门了,唐植桐才想起自己今晚得继续去换香椿芽,与香椿豆无缘呐!

「妈,我这阵子一直忙,学校里有些事没顾上处理,今天可能得晚些时候回来,你们先吃不用等我。」唐植桐一只脚踏出了门,另一只脚还在屋里,停下脚步,算是通知了一声。

「知道了,我多拌点香椿豆,给你留着。」张桂芳在屋里应了一声。

小王同学也听见了丈夫的话,笑笑没言语。

丈夫现在身兼数职,肯定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的,自己这边能帮上忙的少,自然不能再拖后腿。

经过二十来天的忙活,唐植桐被接见后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终于告一段落。

今儿唐植桐正儿八经的坐在教室里,补起了作业,甚至下午还去了教室。

「唐老师,今天没去单位啊?」今天星期六,有线系下午没课,罗志平来到教室后贱兮兮的问道。

「落下的作业太多了,今天往前赶赶,你今儿怎麽没回家?」唐植桐活动一下僵硬的手腕,搓了搓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处的茧子。

常年拿锄头在地里刨食的,手心都会有茧子,学生以及干部因为时常写字,中指第一关节处也大多有茧子。

再下去几十年,农民的茧子不会消失,但牛马手上的茧子将会被腱鞘炎所替代,因为到时候除了学生外,基本上都已不再用笔写字,取而代之的是手机丶电脑丶平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