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频繁交流(1 / 2)
第707章 频繁交流
回到家里,三人各自回房换了一身衣服,下到客厅,姜丽丽第一时间捧起这本杂志,目不转睛阅读陈凡写的论文:《从青铜器看文脉之源》。
姜甜甜先泡了几杯茶,随即搂起两只小猴子,将半斤和八两赶到一旁趴着,坐在与陈凡相邻的沙发上,未语人先笑,「我参加晚会的时候,几位老师找到我,他们问我知不知道你发表了论文的事。
我哪里知道这个,就问他们丶你到底写了什麽论文,心里也在奇怪,就算是发表论文,那也应该是中文系的老师找我,为什麽历史系的老师也会过来呢?
然后我们专业的老师就给我看了两本杂志。」
她扭头看了看姜丽丽,再回转过来,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几分,「一本是文学类的权威期刊《人民文学》,另一本就是这本《历史研究》,我这才知道,你的论文同时发表在文学丶历史两本权威期刊上。」
此时她看着陈凡的眼神与以往大不相同,那明亮的光芒与姜丽丽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清澈的瞳孔里只有一个人的身影,「他们知道你在这里,历史系的老师给了我这本《历史研究》,希望你有空的时候,能够过去与他们交流。」
一口气说完来龙去脉,姜甜甜依然紧盯着陈凡,好奇地问道,「他们都想知道,你是怎麽想到把用文物作为联系点,把历史和文学结合起来的?」
陈凡窝在沙发上,手里端着茶杯,翘着二郎腿,面带微笑,悠哉悠哉地看着姜甜甜。
等她说完,才笑道,「无非就是灵光一闪而已。徐教授学贯古今,教我的时候,也是谈古论今,总是喜欢从历史的背景出发,来剖析当时的文学作品,所以他给我定的书单里,也是涵盖了历史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内容。
书看得多了,自然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有一次听老师说起瓷器的演变,以及由瓷器引起的各种故事丶文学篇章,我就突发奇想,能不能从文物的角度切入,换一个方式去解读历史丶研究文学。」
他说着笑了笑,扭头看看姜丽丽手里的杂志,再回过头来,笑道,「后来我把这个想法跟老师说了,老师听了也很赞同,还安排我去江南省博物馆,跟着那里的张馆长学习认识文物,再结合这一年跟着老师学到的知识,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有了这篇论文。」
姜甜甜此时已经完全忘了表情管理,眼里的光芒又明亮三分,「我听老师说,《历史研究》和《人民文学》,分别是历史和文学领域的最高期刊,能在这两本杂志的任何一本上发表论文,都有资格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而你的一篇论文,却能同时在这两本期刊上发表,完全有资格成为专业的研究员,真是太厉害了!」
陈凡看看她,在某一个瞬间,似乎被炽热的目光灼伤,竟然不自觉地扭头避开,故作镇定地喝了口茶。
又过了两三秒,才轻声笑道,「我也没想到,老师会帮我同时向这两本期刊投稿,而且还将我的名字作为第一作者,他和张馆长只挂了个名字,这也是在为我铺路,师恩难报啊。」
且不说这篇论文有部分细节被徐教授修改过,哪怕没有,以他老人家的名声,再拉上江南省博物馆张馆长,一起给他挂名,那也绝不是蹭他的热度。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这两位是在给陈凡保驾护航。
而且以徐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也绝对不会有人怀疑这篇论文,不是出自陈凡自己之手。
只能说,徐教授的这种做法,是在向世人表明,「徐门」的衣钵,正式传给了陈凡!
各行各业都有圈子,有圈子就有鄙视链。
但不管是哪个行业,位于鄙视链顶端的,必定有学术界的一席之地。
在文学界也是如此,通俗文学不如严肃文学,而严肃文学又不如国学。
如今陈凡在国内最顶级的历史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便代表他已经两只脚踏进了国学的圈子,加上徐教授的保驾护航,以后再有人介绍他时,作协江南省分会副主席的名头丶就可以稍微往后靠一靠,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着名学者」。
将这篇论文发表在《历史研究》上,而不是江南大学自己的校刊《史学》,原因便在这里。
这也是陈凡看见论文作者名单之后,才明白的道理。
至于有没有可能也在《史学》上刊登?那只能说绝不可能。
论文不比文学作品,严禁一稿多投,之所以能同时刊登在《人民文学》和《历史研究》上,是因为这两个是不同领域的专业期刊,一个代表历史丶一个代表文学。
这种打破常规的操作,代表了这篇论文的特殊性:以文物为切入点,兼具历史和文学研究性。
在当前的相关研究领域中,也算是另辟蹊径丶独树一帜。
论文前的评论中也写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两本期刊的主编,用这种方式宣布「新学派」的到来。
……
姜丽丽看了很久,才将这篇论文看完。
看完之后,她捧着杂志,还有些依依不舍,等抬起头来,看着陈凡,只恨现在家里不是只有自己和他两个人。
片刻后回过神,她微微抿了抿嘴唇,眼波流转,看了一眼正在与陈凡说话的姐姐,眼神深处闪过几分思索。
陈凡注意到她合上了杂志,便转头看向她,笑道,「看完了?」
姜丽丽回过神来,脸上瞬间堆满笑容,用力点了点头,「看完了,写得真好!」
陈凡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你看懂了?」
他写的可是青铜器,其中涉及到不少罕见的铭文,这些铭文的内容大多都是记载西周时期祭祀丶战争的经过,他又将其延伸到诗经中的内容,然后将两者互相印证,从而将文物丶历史与文学形成一个闭环。
不得不说,里面的东西都相当专业。
这个论文毕竟和《国宝会说话》那种节目不同,节目要的效果是雅俗共赏,谁都能看明白,而论文要的是专业性和研究深度,如果不写专业一点,老师和期刊编委的人以为他水平不够怎麽办?
反正换成他没上研究生课程以前,是看不太懂的。
没想到姜丽丽竟然能看明白?
然后便看见姜丽丽摇着头,满脸认真地说道,「看不懂。」
在陈凡嘴角微抽的表情中,她又用力点了点头,「但是很震撼。反正你好厉害!」
旁边姜甜甜也连连点头,「里面的论述很专业,我们的古文课老师都说要回去好好研究,所以他才特别希望你能过去交流。」
随后满脸希冀地看着陈凡,「你愿意去吗?」
别人不清楚,她还能不知道?
去不去只与陈凡的意愿有关,根本不存在有空没空。
陈凡就没有特别忙的时候,除了每天写两个小时的小说,其他时候都在混时间。
以前还会出去逛逛丶又或者找安全吃饭喝酒,而这些天下了雪,天气寒冷,他连门都懒得出,要麽是出去买一大堆好菜回来做饭丶要麽在客厅里逗猴子,又或者在三楼乐器房吹拉弹唱。
有时候姜甜甜都想问问他,是不是为了方便他自己偷懒,才将办杂志的任务交给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