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64章 「真不贵」(2 / 2)

加入书签

这个就是内部成本。

但是将它摆到桌上,食客吃完之后付帐,却要18元一盘……」

他忽然想到东北狩猎园的兔子,好家夥,卖给外宾竟然要350一只,这刀挥舞得丶比小胖家还狠!

这时杨厂长终于反应过来,「哦,你是说要按照出厂价算?」

陈凡点点头,笑道,「要不然你把机械厂拆分出去做汽配,还有什麽意义?」

杨厂长眉头微皱,「言之有理。」

他想了想说道,「那微型货车的成本就要1万到1万1,售价必须达到1万2以上才行。轿车的话,……」

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哈出一口酒气,苦笑道,「那成本价就跟红旗车差不多了,最少也要8万块。」

陈凡却笑道,「8万好啊,咱们就是要把成本做起来,甚至还要把运输和仓储算进去。」

手指在桌面上敲了几下,他抬头说道,「微货就算了,有轻卡车珠玉在前,生产成本基本透明,报个1万2也就到了顶。

不过轿车精益求精,稍微有点水分也看不出来什麽,不如就往10万这个位置报。」

杨厂长转头看着他,「往高了报,是方便和上级讨价还价,这个道理我懂了,那另一个关键是什麽?」

陈凡笑了笑,「当然是拉盟友。」

他似笑非笑地看着杨厂长,「这个车型是咱们研发出来的,价格也是咱们在申报,既然公开了图纸,那定价的时候,来要图纸的同行单位,不能一点力都不使吧,要是定价合理,他们也是有好处的哦。

到时候大家一起发力,跟商业部那边强调两种汽车的不同功用,尤其是微型客货两用车,这是一种全新的车型,很有可能单列,那样再谈定价就容易很多。

至于轿车,现在不是提倡搞活经济吗,还要扩大出口,不妨将这款车定位为专门服务经济的『商务型轿车』,看看有没有机会单列。」

杨厂长抿着嘴轻轻点头,顿了两秒,才抬头笑道,「你提的这两点,我确实没想到。」

随即一拍桌子,「好,回头我就让人去办。」

办完正事,他呼出一口长气,看着陈凡笑道,「小凡,你觉得,这车卖多少合适?」

这就纯属闲聊了,跟后世在网上聊国际大事一样,干过嘴瘾。

陈凡笑道,「如果要我来定价,至少20万!」

「20万?」

杨厂长哭笑不得,「我还想卖50万呢,可是谁来买啊?东西就值这麽多!」

陈凡摇摇头,「您这个想法肯定是按照成本来定价的思路,对不对。」

杨厂长,「难道不应该是这样?」

陈凡解释道,「国外的汽车在定价时,他们会将研发成本,以『智慧财产权专利费』的形式加上去,另外还有品牌附加费等,所以产品定价,应该用综合成本丶参考市场同类产品进行核算,这样定价都会比单纯的成本核算更高。」

杨厂长眉头微皱,「可是进口汽车也不贵啊,差不多三万块一辆,比红旗还便宜。」

陈凡顿时有些无语,看着他小声说道,「杨叔,你在跟我讲笑话吧。三万块一辆的进口轿车,那都是用外汇换来的,而且还是按照官方汇率,您觉得,咱们真能用3万块钱的人民币,买到价值5000美元的进口车?」

不提关税。要到1980年1月1日,我国才恢复海关单独对外贸进出口货物徵收关税的制度,也就是说,之前连关税都没有,国外卖多少的东西,拉回来按照官方汇率丶再加点利润就直接开卖。

其实说「卖」也不对,因为现在的外贸基本上都是国家行为,买回来的汽车,也都是各有安排,所谓的卖,也只是一种清帐手续。

比如73年的时候,我们就进口了200辆丰田皇冠轿车,划拨给广交会使用。

除此之外,部分东欧国家也是我们的汽车进口来源国,9000卢布一辆的波罗乃兹,就成为不少地方领导的座驾。

撇开汇率看表面,又没有关税,这些进口汽车「真不贵」。

一辆高档进口汽车,买回来只要2到3万一辆,甚至更低,造一辆红旗车,却要「十倍」的代价。

这让上级领导怎麽选?!

看看,这就是「金融汇率」的魅力。

这时杨厂长也反应过来,眯着眼睛想了想,凑到陈凡跟前小声说道,「我听说有的单位愿意用5倍汇率换美元,那麽,一辆进口车,其实能值15万以上?」

陈凡哼哼两声,瞟了一眼自觉醉倒的司机同志,对着杨厂长说道,「我看上面的意思,要扩大与国外的交流,到时候一定会引进一些国外的技术丶生产线。

您想想,大家都在抢外汇,会不会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比如,八倍丶十倍,甚至更高?」

杨厂长一听,顿时倒抽一口凉气,喃喃念道,「好家夥,那外国的汽车得卖多贵啊?」

陈凡笑了笑,「外国的汽车真不贵,关键是外汇,有外汇就便宜,哪怕按照官方汇率,也能爆赚。」

84年的宝岛炒车,就是这麽来滴。

只要拿到进口批文,能将手里的钱换成外汇,捣腾一批回来,即便这时候的关税高达120%-150%,并在这个基础上加收80%的进口调节税,他们依然有100%-200%的利润。

最疯狂的时候,全岛竟然有800多家汽车公司,上到直属机关丶下到幼儿园,纷纷利用批文套利。

这场疯狂的「盛宴」中,几十亿美元的外汇被消耗一空,差点让「北汽吉普」项目没钱启动。

那啥后果就不提,反正钱也追不回来。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上面看到了全社会对汽车有多渴望,于是加快了合资车厂建设的步伐,同时放开对东欧汽车的进口,一大批伏尔加就是在那时候进来的。

陈凡完全可以预见,只要能保证质量,并且把控好价格,只要不比那些进口车贵太多,等熬过宝岛盛宴之后,云湖汽车厂完全可以在之后的「汽车狂欢」中分一杯羹。

不过,云湖汽车厂能不能申请到合适的定价,他就不知道了。要不然就只能等几年后,可以自主定价时,再去调整。

杨厂长此时想的却不是外汇的事,而是自家单位的汽车厂,是不是真的可以卖到20万呐?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