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0章 顶撞太后(1 / 2)

加入书签

第310章 顶撞太后

正晌午时,日光挥洒而下,京师南城门两侧,小贩将摊子摆在城门不远处的道路两侧,供舟车劳顿赶来京师的游人吃食,沿街叫卖声入耳。

「烤鸭!肥嫩多汁的鸭子喽!」

「嘿!热腾腾的京师第一包!皮薄肉多!」

踏踏踏烤鸭贩子叫卖间,顺手低头翻着炉子里的烤鸭,油珠子滴在炭火上,「滋滋」响个不停。忽然城门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清脆又沉稳,像是敲在人心上似的。

此处城门牵马入京者每天都能上千,不足为奇,但贩子想着是潜在顾客,抬头一瞧,只见一位身穿白袍的人牵着一匹高头大马缓步进京。

此人戴着斗笠,帽檐压得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一个瘦削的下巴,白袍不像是寻常布料,风吹过来衣袂飘飘,像是沾了仙气似的,袍子下摆却沾了些尘土与血迹.—显然是杀了人,赶了远路。

马腹侧挂着一柄长刀,刀身用黑布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刀柄,乌木做的,

磨得发亮,很长,足有五尺,看样式,应当是苗刀。

大离好武不假,但他们这些街头小贩有几人真敢提刀砍人?此刻瞧见这正儿八经在江湖杀人混饭吃的江湖客,难免咽了口唾沫。

此刻便瞧这江湖客牵马在小贩面前停下,斗笠下的双眼扫了下小贩,先道:「挑只好的,一路策马而来,没把人累死。」

「好嘞,咱这的烤鸭都是闻名京师!」小贩回过神来,本能回了句,拿起油纸挑鸭子,但也不知为何,他见过的江湖人绝对不少,但唯独此刻手竟是有些不受控制地发抖。

这纯粹是本能反应眼前这江湖客并未展露气势,但压迫感还是不免如潮水般袭来。

江湖客并未在乎这些小细节,只是抬眼望了眼四周,随口问:「好久没回京师,近些日子,可是发生了什麽趣事?」

「趣事?好巧不巧,昨晚就有一件。」小贩用油纸包住鸭子,扯起一丝笑容,

「未明侯,也就是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刀魁,客官知道吧?他昨晚才回京就去逛窑子,曾冷月,那可是京师最大的风月之地,而偌大京师谁不知未明侯与圣-咳咳,总之未明侯身为朝廷王侯,堂而皇之去那种风月场所,估摸是有损朝廷颜面吧,圣上今早便派人封了曾冷月。」

江湖客愣了愣,继而忍不住笑出声,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心情极佳,甩给小贩一锭白银便提着烤鸭牵马离去。

大内浮墨殿外,宫女们端着佳肴行在宫闹廊道间,她们身着彩衣,每个人今日似乎都专程打扮一番,化着清雅淡妆大体也是琢磨着能否与未明侯合合眼缘,有番露水情缘。

以前她们这些宫女还不敢想,但昨晚侯爷都去逛窑子啦,那明显还是好女色的,指不定就.—.

侯爷那麽好看,武功那麽高,为人也很有气度,凡是见过他的宫女,谁心底不有几分春意呀。

埃,真羡慕锺离女官啊,日后若圣上将未明侯娶进门,她指不定也能当个暖床丫鬟。

殿内,三人坐在长桌用膳,洛朝烟坐在上首,太后与赵无眠则坐在她的左右手位置,相对而坐。

赵无眠端着饭碗往嘴里刨,狼吞虎咽,当众在洛朝烟与太后面前闻沈小姐的袜子,他心底都有点尴尬,不动声色将袜子收进袖子里便催促洛朝烟吃午膳,好岁给自己找点事儿做。

洛朝烟生了几天闷气,又和赵无眠大吵一架,心底也便消气了不就是萧远暮是赵无眠的青梅竹马嘛,她就不信这妖女能将赵无眠勾走。

她端着玉碗,慢条斯理吃着米饭,粉唇一张一合,咀嚼时腮帮子微微鼓起赵无眠用馀光看她,只觉看她吃饭都是一股享受。

洛朝烟并不知赵无眠在偷偷看她,俏脸认真,正琢磨着什麽,片刻后她才放下碗筷,看向赵无眠,道:「还记得归山老道与玄流吗?武功山的那两个道士。」

太后坐在赵无眠对面,给他夹了片鱼肉放进碗中,他说了声谢谢,眼看洛朝烟要谈正事,心情也放松几分,端着饭碗侧眼看洛朝烟,也不讲究什麽规矩礼法,「他们两人当初来京师好像是来扯皮的结果如何?」

武功山当时站太子,罚他们是应有之义,不罚是天子开恩-以洛朝烟的心眼,肯定不可能什麽都不干,便琢磨着免去武功山的国教之位,收回避世鞘,但武魁牌匾保留,继续享有岁赋特权,也算是折中。

国教,避世鞘,武魁牌匾,武功山一个都不想失去,但这无疑想屁吃,便派归山真人与玄流为使者入京谈一谈。

赵无眠的语言天赋都用来哄骗良家和江湖妖女,委实不愿意和老登扯皮.

那是文官干的事,因此他当初也没管这事,直接全权交给朝廷负责。

洛朝烟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水润润嗓子,便接着道:

「朕态度坚决,武功山若一意孤行,只能算不知好岁,因此国教之名已被祛除——你不是与苍花楼合作吗?他们想接任国教之名,单靠朕封,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们得让百姓认可,得为苍生做出贡献才配得上国教此名,这事儿你抽空和苍花楼的话事人商讨吧,不过你放心,朕不开口,下一个国教定不下来,不用担心被截胡。」

赵无眠在感情事上虽然这儿哄哄那骗骗,但这种公事从没瞒过身边任何姑娘,洛朝烟自然知道他与苍花娘娘的事。

闻听此言,他当即笑嘻嘻,给洛朝烟夹了只鸭腿,「我替苍花娘娘谢过圣上,她帮我不少忙,礼尚往来,也该帮她点什麽。」

太后端看玉碗,盛了碗三鲜汤,小口抿看,斜眼臀看赵无眠。

瞧瞧,为什麽京师凡是有名有姓的人都怕赵无眠?不是因为他手下有二十万大军,不是因为他武功高强,就是因为这枕边风吹的,三言两语就能将国教这麽重要的东西内定下来。

在大离,信道的人可要远多于佛,很大缘由便是因为国教之名,拜此所赐,

武功山也是富可敌国,给他们抄家了怕是都能抄出大离十年军费。

除此之外,归一老道还有个「国师」的名头,这职位不用多言,只不过归一老道是纯正的江湖人,不喜庙堂,大多时间在跑江湖,因此这国师才渐渐成了虚职。

洛朝烟放下茶杯,扫了赵无眠一眼,脸上神情似笑非笑,「滴水之恩的确当涌泉相报,但未明侯切记你们两人合作,各取所需,可别帮忙帮到床上去,她若想借驴上坡当侯爷夫人侯爷该怎麽做?」

赵无眠板起脸,「我这爵位是圣上封的,圣上不允,谁也当不了侯爷夫人。」

洛朝烟对这回答还算满意,收回视线端起玉碗继续吃饭,太后却不高兴了,

暗道本宫还在这,你就这麽火急火燎给圣上表专情?

胚!渣男,哄本宫时甜言蜜语没少说,现在回了大内就当作和本宫不熟—」·

此时太后娘娘忽觉有异样,吃饭的动作不由一,不着痕迹用馀光扫了眼桌下,却见赵无眠居然用靴子碰了下她的绣鞋。

太后收回视线,警了眼赵无眠,他专心吃饭,看不出什麽异色。

这家伙搞这些小动作,本宫是在和你偷情吗?哦貌似就是在偷情。

如果赵无眠和洛朝烟没关系,那太后多半还会与洛朝烟坦诚相待,说自己有了心仪男人想追求幸福·.但现在她哪敢让洛朝烟知道喔。

太后又看了眼四周,宫女们放下菜肴后便在殿外侍立,只有角落站着锺离女官与连雪,以她们的视角肯定看不清桌下发生了什麽。

她凤目轻眯,不知想起了什麽,凤裙下的小腿向后收拢了下,没让赵无眠继续碰。

赵无眠顿知太后是生气了,正琢磨着待会儿怎麽找机会单独相处,却忽的感知到有温热柔软触感顺着小腿向上攀,继而毫不犹豫踩住。

捷足先登。

赵无眠肉眼可见僵了下,馀光向下扫了眼,太后不知何时居然脱了绣鞋,单穿着纯白罗袜,透过纤薄的布料可见极为优美的足弓弧线与雪白肌肤。

一眼丁枕,裹足不前。

的确不前,却开始上下.—

赵无眠的心头开始有股炙热感流过,心脏砰砰直跳,他再怎麽馋太后身子,

也没想过在这种地方,吃着午膳,当着洛朝烟的面·

看向太后,她反而歪了下头,故作疑惑望着他。

赵无眠默默收回视线。

太后与一般女子根本不同,已经是熟妇的她很难看到半点羞涩·没把话说开前,她还在乎世俗礼法,如今互表心意,太后怕是直接抛去世俗锁,什麽道德礼法,半点不在乎。

寡妇门前是非多赵无眠忽的想起这句话「赵无眠。」洛朝烟的嗓音忽的传来。

她很少叫赵无眠的全名,将赵无眠吓得还未来得及涌泉相报便差点下去。

「怎麽了?」

「朕方才说话你在听吗?」

啊?你刚刚说话了?

赵无眠茫然摇头,「走神了,抱歉———」」

洛朝烟杏眼轻眯,表情带上几分危险,「在想着怎麽用国教之名骗苍花娘娘同你上床?」

「我从来不做胁迫女子的事,圣上还不知道我嘛——」太后就乐于看赵无眠被洛朝烟逼问,一时之间动得更起劲,爽得赵无眠差点没崩住,想抬手抓住她的脚儿吧,又怕被洛朝烟察觉不对,只能强忍着。

他心底想着——..刚闻了沈小姐的袜子,转眼她姑姑又用脚儿——虽然场景不太对,但这股心理上的舒爽刺激感,的确不足为外人道也。

「苍花娘娘,你不是一直想让苍花楼成为大离国教吗?」洛朝烟半点不信,

冷笑一声,轻咳一声便忽的端起架子,笑吟吟道:「没问题,但得拿出点诚意,

来,陪本侯喝杯水酒——你确定不会这样说?」

洛朝烟描绘得绘声绘色,看的赵无眠都有些心虚·以他和苍花娘娘的关系,指不定真会这麽说,不为别的,纯粹是为了报复苍花娘娘对沈湘阁的态度。

赵无眠无奈看她,做出保证,「我绝不会那样对苍花娘娘说——圣上方才说什麽了?」

洛朝烟冷哼一声,又抿了口茶,便慢条斯理道:

「归山老道在京师扯皮一个月,但避世鞘一样要还给朝廷,他只能捏鼻子认了-但距离他们离京也已经过去一个月,但武功山一点信儿都没传过来,朕估摸他们是想继续拖延,亦或是起了什麽歪心思,便打算派个武魁领人去江右一趟,亲自将避世鞘取来。」

赵无眠微微颌首,不动声色往下探出一只手,揉捏了下太后的玉足后便将往旁边搁置,以防他真的在饭桌下涌泉相报,但没成想太后更起劲,居然将另一只脚儿也伸过来这姿势,赵无眠要是多用几分力,怕是能让太后失去重心摔倒在地,当下也不敢妄动。

洛朝烟继续道:「朕琢磨着让舅舅去,你就不用操这心,安心在京师休息一段时间吧。」

说是让赵无眠休息,但其实就是想让赵无眠多陪陪她。

毕竟江右距离京师也有千里之遥,一来一回怕是又得两三月过去。

太后靠着椅背,在桌下双足合起,夹道相迎,为了防止洛朝烟看出不对,便随口问:「武功山这麽大的胆子,竟敢阳奉阴违?要不直接派兵去山下给他们个下马威?」

赵无眠呼吸有点急促,即便隔着衣物也能感到无与伦比的快感——太后当真是尤物中的尤物,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地方不让人心醉。

他注意到自己这状态不对劲,当即率先开口,解释道:「大离信道的人太多,随便派兵进山,即便能夺回避世鞘,也会害的民心震荡,算是两败俱伤·

武功山若知好列,就该老老实实将避世鞘还回来,但九锺可谓江湖门派立足之本,若换位思考,我也不会轻易放弃,因此一旦派兵,到时候武功山乱作一团,反而给了他们藉口,就说当时太乱,避世鞘被贼人趁乱盗去,实则怕是被他们给藏起来偷偷用因此还是别妄动刀兵为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