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5章 真「苦」的张安平(1 / 2)

加入书签

第685章 真「苦」的张安平

戴春风明白外甥这番揽责的意思。

现在的情况已经明确了——军统可能有内奸,但在高层,其实是没有内奸的,有的只是利欲薰心之徒,为了打击到张安平而故意泄露了在延安的情报网,最终导致情报网的覆没。

而边保那边,在用种种手段告诉军统:

我在你们高层中有内奸。

不管是说出九座监狱还是提供一千五百多人的被捕名单,都在有意无意的佐证这件事。

边保为什麽这麽干?

隔岸观火丶渔翁得利罢了!

更大的可能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谁提供的名单,但他们绝对意识到了对方的目的,便顺水推舟将水搅浑——内部纷争不断的军统,对边保的威胁自然会无限度的减轻。

阳谋,这其实是赤果果的阳谋。

那张安平应对的手段呢?

责任我揽,此事,到此为止!

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此为止,而是张安平担心大规模的调查下去,会导致军统内部人心惶惶丶离心离德,最终让日本人和边保渔翁得利。

所以,明面上先结束这件事,但在暗地里,可以持续的展开调查,一定要将这种二五仔揪出来。

这便是张安平揽下责任的原因。

面对如此通情达理丶如此以大局为重的外甥,戴春风还能如何?

他起身走到张安平身边,拍着张安平的肩膀,叹道:

「你啊,为了大局总是不在乎个人得失,真不知道该怎麽说你……夸你还是骂你?」

他神色极其复杂。

淞沪会战的时候,张安平当时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刺杀名单!

他发布了刺杀名单,直接对蛀虫开战。

连孙跑跑这样的党国栋梁都在刺杀名单之上!

彼时的戴春风差点气炸了,认为外甥不懂得大局。

但事实证明,外甥其实是服从于大局的——为了大局,已经几次三番的放弃了个人利益之得失了。

这一次,外甥手中的情报网被连根拔起,对外甥的打击有多大,他感受的到。

可是,外甥最后依然服从了大局,宁愿自己背负责任,也要保持大局之平稳。

老实说,这般的品性,在党国,真的真的是极其罕见啊!

张安平摇摇头:「局座,此次终究是我大意了,我向您保证,以后,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了!」

「我保证!」

「嗯,我相信你——去吧,回一趟家吧,接下来你还有的忙了。」

「不用,我先把手头的事处理完毕再说。」

张安平依然拒绝回家,说罢便敬礼后转身离开。

他关门的时候,声响比平时要大不少,显然这是心中还有不少的怨气。

戴春风幽幽的叹息一声,随后目光无比的冰冷,骇人的杀机近乎脱体而出。

这一次,他的杀机前所未有的浓烈。

此人,丧心病狂,为了争权夺利,眼中毫无党国利益,罪该千刀万剐!

……

戴春风对这一次延安情报网的覆没的处罚,在谈判结束的次日就下达了。

虽然他有心包庇下自己的外甥,但作为一个特务机构的负责人,功赏过罚是必须的,不能因为张安平的缘故破了这个规矩。

不过他的板子却是轻轻落下:

除去张世豪京沪区区长的职务,解散京沪区,另将张世豪调任第三战区任命为三战区情报处处长。

但这个处罚在其他人的眼中可谓是重过头了。

京沪区,最开始单指南京站跟上海站,但之后江苏丶浙江的所有站组,都纳入了这个体系。

可谓是军统最强大的情报区。

也是独属于张安平的势力范围,其他人根本伸不进爪子。

甚至有人传言:

京沪区只知区座不知老板!

当然,这些传言是出自什麽目的,戴春风一眼就能看出来,只不过他懒得追究而已。

现在,军统最庞大的下属机构京沪区解散,在其他人看来,无疑是对张世豪致命的打击。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

恰恰相反,这反而是本来就是张安平的意思。

随着租界的沦陷,随着张安平将上海站的力量不断从上海抽离,其实京沪区本身就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而他未来的工作重点是中美合作丶后勤保障和情报支持,庞大的京沪区失去张安平的直接统御,任何人都难以将其驯服。

所以张安平早早的便向戴春风发报,汇报了解散京沪区的想法。

戴春风一直拖着没有施行,现在倒是借坡下驴,以解散京沪区为名来「处罚」了张安平,将自己森严的一面彻底的展现出来,也让军统成员们为之颤栗:

功勋卓着的张长官,因为延安情报网的事遭了如此惩处,他们若是犯下大错,怕是更不好交代啊!

这个结果,本来最应该高兴的应该是已经解散的「三人盟」了,可惜因为张安平的操作,三人盟现在是彻头彻尾的敌对关系,哪怕张安平现在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他们也高兴不起来——

郑耀全怀着对唐宗的怨念和愤怒,在二厅上报的情报中动了手脚,唐宗作为侍从室的情报负责人,却未能将这份动了手脚的情报发现,导致侍从长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出现了误判。

在事情发生以后,二厅立刻歪嘴,表示情报已经上报侍从室——唐宗从已阅的情报中找到了这份情报后,才意识到自己被坑了。

侍从长虽然没有说什麽,但对这个不尽职的情报参谋已经心生不满,唬的唐宗连夜去找郑耀全,可惜郑耀全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堆,可并未收下唐宗歉意。

梁子没有解开,唐宗不得不找戴春风当中人从中说和,郑耀全面对戴春风不得不卖个面子,便接受了唐宗的歉意,可心中的芥蒂却并未取消,二人虽然没有水火不容,但已经再无联合的可能。

这结果让戴春风暗中大笑不已,这俩有矛盾,自己居中调和,当真是爽到没边!

越是如此,戴春风越对暗中给张安平下绊子的混蛋杀机浓烈,自家外甥从不贪权,京沪区发展到如此庞大,他说解散就解散,一丁点的私欲都没有,面对难缠的对手,他轻轻一招就将「野马」驯服,让自己得了大便宜。

可外甥最后还不得不背负骂名和耻辱!

也正是因此,接下来张安平的动作他没有丝毫的阻拦,哪怕有人跑过来歪嘴说现在的张安平跟通共似的,他也呵呵一笑不置可否,转头就将歪嘴的混蛋一脚踹到了上海站。

甚至在高层会议上,有人谈及了张安平目前「通共」的动作后,戴春风也直接向侍从长喊冤,一脸羞耻的道出了外甥被人所坑后为了大局忍辱负重的行为。

侍从长听闻详细后,对党国虎贲的喜爱自然更上一层楼,并安抚戴春风道:

「你去转告(告字,我改了三遍依然是「高」,懵了)小家伙,不要怕这些只会耍阴谋诡计的小人,好好做事,党国不会忘掉他的付出,我不会忘记他的功劳!」

……

张安平正在努力的通共!

谈判达成,他自然需要为履行谈判的条件而布置。

一份份释放令就此签署,随着这些命令的签署,一名名被军统密捕的我党成员军统不得不释放。

过程自然不会顺风顺水,期间出现了波折,有两座监狱的负责人直接无视了张安平的命令,说什麽不愿意放人。

张安平二话不说,就通过通过局本部下达了撸职的命令。

两座监狱的负责人,直接被一撸到底!

这也是他被抨击为「通共」的原因。

可惜军统高层并未理会。

他们都很清楚,这是张安平在立威呢。

被撤去了京沪区区长的职务,一手打造的京沪区体系也被解散,这时候有人作死来挑战张安平的权威,张安平没有痛下杀手也都算仁慈了。

通共?

张长官要是通共,那党国就没救了!

张安平没有耍花招,短短五日时间就将条件履行完毕,近一千六百人被释放,而随着这些人释放,军统监狱中在押的中共人士丶爱国人士,在张安平看来全都是无关重要的小鱼小虾,他令人进行了一番排查后,索性便直接将这数百人全部释放。

为此,军统方面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表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一时间军统的口碑呈直线上涨。

这下,隔壁的中统坐蜡了。

我尼玛,说好的大家一起当反派,结果你军统摇身一变,成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典范,就我他吗成反派了?

过分了啊混蛋!

此时「孤零零」的中统,自然成为了社会各界口诛笔伐的对象——最关键的是有军统的成员带着不可言述的心情,向新闻界透漏称中统在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功不可没,他们密捕的爱国人士丶抗日志士丶中共党员数量绝对不会少于军统。

于是,更大的舆论风暴掀起,中统一时间人人喊打。

徐蒽增气坏了。

我尼玛的戴春风丶我尼玛的瘟神,你们吃了亏,怎麽到最后我中统成为了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虽然徐蒽增气坏了,但他也是极其「坚挺」的——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你们他吗要骂就骂吧!

徐蒽增不要脸「硬挺」,但朱家华扛不住。

之前就数次说过,徐蒽增是中统真正的局长,名为副局长,实际负责中统事务——朱家华才是挂名的局长丶正局长,但朱家华利用这个挂名的机会,愣是染指中统事务,借局长之名打击徐蒽增的势力,并成功从CC系中独立出来自成一家。

面对社会各界的压力,面对军统率先当了「楷模」,朱家华从心了,决意效仿军统放人。

徐蒽增「硬挺」,自然是为了等朱家华出马背锅。

眼看朱家华「傻不拉几」的真的出马了,他自然不会阻拦,极其配合的开始了释放。

随着中统的放人,一时之间舆论纷纷称赞,称当局放下了成见,抗战将迎来了新的篇章。

可就在这个时候,徐蒽增刁状告到了侍从室,指责军统和中统局长朱家华通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