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2章 将贩毒的罪魁祸首按死在北美!(1 / 2)

加入书签

第522章 将贩毒的罪魁祸首按死在北美!

《巴西总统费尔南多·科洛尔·德梅洛辞职!》

——《巴西环球报》

这则消息一下就登上了南美的热搜榜单。

因为这家伙…

是巴西历史上第一个在任上被弹劾并且下台的总统,民众那是鼓手称赞,而国内一些跟他有利益关联的商人政客丶毒贩黑帮都是精神一紧。

都很紧张谁上台。

要是风向不对劲怎麽办?

而要说最紧张的那当然是白宫了。

众议院院长弗兰西斯卡·丹尼尔斯女士双手交叉的放在胸前,她面无表情的看着面前的FBI的头头和CIA的话事人梅莉娅·克鲁兹对骂。

「你们CIA就是做这种工作吗,我们扶持起来的亲美人被下台,沃特发,我们竟然现在才知道,还是从一个报纸上。」弗洛伊德·I·克拉克唾沫都乱飞。

这家伙…

应该算是老资格了,因为一系列的事情出了后,总统丶防长丶CIA局长全都换过好几茬,但愣是他一点屁事没有,在国家广场无人机袭击案中,他因为那两天刚好生病请了病假,躲过一劫。

原本要被问责的…

可问责的人都死了,他愣是在这动乱的时期稳了下来。

简直就是运气好到爆棚。

「CIA的事情不需要FBI来指手画脚…」

「梅莉娅·克鲁兹,你这个女人就应该回家相夫教子,你没有能力管辖十几万人员的能力。」

「难道让你来?你要知道你在袭击案中的嫌疑还没洗清,你肯定知道什麽,才故意不去国家广场的,你也许就是墨西哥的奸细!」

弗洛伊德·I·克拉克气的脖子都红了,「你放屁!」

「你要吃吗?」梅莉娅·克鲁兹反怼。

「够了!」

众议院院长弗兰西斯卡·丹尼尔斯敲了敲桌子,眼看着都要进行人身攻击了,赶紧出声,「我们现在是在商量如何稳定巴西局势,而不是在这里商量对错。」

CIA局长冷哼一声,「我们在背后查到了墨西哥人的影子。」

「你是说,墨西哥情报局在颠覆巴西政权?」

「是的,我确定!」

梅莉娅·克鲁兹颔首,「维克托在破坏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并且企图将我们困死在北美,古巴和墨西哥形成的封锁线让我们的货运船只平白要耗费多三成的支出,贸易受到严重威胁,如果他们再拉拢南美的巴西,我们的地缘政治将会顷刻间瓦解。」

「不是我们在和墨西哥斗争,而是他在革我们的命!」

「那你的提议呢?」弗兰西斯卡·丹尼尔斯下意识的问。

「不能让巴西顺利交替,而且,我们要提高墨西哥内部的意识斗争以及中美洲各国的反维克托形式的加速进行…」

参议长有些头大,「说重点。」

「我希望能够国会再批准费用。」

弗洛伊德·I·克拉克一下就忍不住了,你CIA要钱,那我FBI也要,他整理了下衣服,「我觉得要将钱用在刀刃上,绝对不能给一个废物。」

梅莉娅·克鲁兹一下要站起来,大有要撕了对方的架势。

CIA和FBI局长会面,就是王八和鳖对视—瞅着就像被绿了。

众议院院长弗兰西斯卡·丹尼尔斯感觉到头疼,什麽时候才能来个总统啊!

就在她有些生无可恋的时候,桌子上的电话突然响了。

「安静!」

她喊了声,两大情报机构头头一下就安静了,互相冷哼声,弗兰西斯卡·丹尼尔斯拿起电话,那紧促的眉头一下就松了,还长呼一口气,「好的,我明白了。」

她一下就挂了电话。

「新任临时总统已经确定了,他将负责接下来三年的问题!」

「谁?」弗洛伊德·I·克拉克问。

「詹姆斯·厄尔·卡特!」

……

墨西哥丶国家宫。

「詹姆斯·厄尔·卡特?」

维克托也第一时间知道了美国幕后者们的选择,他眉头一挑,沉默了下,开口,「他是个好人。」

就连仇美的维克托都对这个人无可挑剔。

他可是「仁宗」,能拿到这个称呼的,在亚洲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不过他的所作所为确实能够称的上。

作为在任内没有发动战争的美国总统,1981年,卡特卸任时曾收到一块牌匾作为告别礼物。牌匾上面引用了托马斯·杰斐逊的一句话,「在我执政期间,没有一个公民因战争之剑而流一滴血」。

尤其是其退休后成立的「卡特中心」,简直是穷人们的天堂,重要成就是几乎根除了几内亚蠕虫病,该疾病的感染人数从1986年的300多万例,减少至2021年的仅14例。

全都是他在拨款。

仔细审视卡特的公共生活及私人生活后,人们会惊讶地发现,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以来历届美国总统中最为契合人们对「美式核心价值观」这一想像的人物,甚至没有「之一」。

在公共生活上,卡特总统任期内的成绩虽饱受争议,但胜在清清白白,更别说退休后了,从事慈善事业令他个人形象颇佳;私人生活上,卡特与妻子罗莎琳幼年相识丶相伴一生,尽管也曾因在《花花公子》上的发言而被保守派疯狂批判,但贵在真诚坦然,也并无任何丑闻传出。

「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美国推手们把他推出来干什麽?」维克托想不明白,在日益尖锐的局势下,你挑个「最无能」的出来,手段也不够强硬。

我不明白!

戈培尔坐在旁边,「将军,会不会是觉得他好控制?他在穷人的名声不错,现在美国光是起义就有11起,虽然人数都不多,但很显然,农场主和中产阶层对美国也彻底失望了,要是再继续下去,美国必然会分崩离析!」

「本土是他们的基本盘,他想要先稳住矛盾突出的社会问题,就得需要一个能镇的住场子的人来,或许,他的上台,也能改变我们两国的关系。」

「可这不就是慢性自杀?我们下一步是海地,那可是美国的后花园,要是我们扶持亲墨政权,美国就真的影响力被按住了。」防长甘乃迪蹙着眉头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在那边部署飞弹和飞机,真的发生冲突,我们可以三面齐出,美国扛不住的。」

「慢性自杀总比瞬间死亡的好,得州的红脖子们已经不满政府对非法移民的宽松态度,而且,格兰德河上流水库被炸后,现在水流他们已经截断不了了,对于以农场主居多的得州来说,他们能对政府有什麽好态度?」戈培尔这眼光倒是看的比较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