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8章 弹上花样多(2 / 2)

加入书签

邵总现在是深深的为自己「蹭课」的行为感到庆幸,人家说的东西,还真就不只针对122,只要是中大口径炮弹,都能用。

高振东笑道:「不过底排弹也不是没缺陷,只要排气,就会产生力,炮弹在空中是旋转进动前进的,这种微小的力也会对炮弹精度产生一定影响,不过综合下来,这种增程手段还是很划算的。我估算过,设计得当的话,增加10%左右的射程是没问题的,和枣核弹不相上下。」

10%?这就很了不得了,枣核弹还有10%左右?赚了赚了!

邵总在心里已经盘算开了,他和符总不同,他的炮短时间是改不了的,仿制就是仿制,不像符总是搞新炮。

但是炮弹还是能改的,这枣核弹和底排弹一上,多的不说,20公里大关没问题啊!

别看20km和17.4km比起来没多多少,但是经常买东西的人都知道,9块9和10块,10块实在是贵出太多!

至于说高总工的两个10%是吹牛逼?那不可能,人家没点儿把握,怎麽会说出这种数据来。

至于邵总,就更不用说了,高振东这一套连招用到新炮上,嘿嘿,老邵,我看你还怎麽天天在我面前显摆你口径大!

不过好像老邵那里改改弹也能有很好的效果啊,算了算了,让他一把。

两人正在心里浮想联翩,高振东那边却没停下。

「至于我说的一个展望,就是针对这个底排弹的小小缺陷的。」

底排弹的缺陷能解决?两人顾不得畅想未来了,先抓住眼前再说。

「底排弹的缺陷能解决?那为什麽不直接上最终方案呢?」一位同志有些不解。

至于符丶邵二位炮总就问不出这个问题,不是想不到,而是他们想得更多。

为什麽?那必然是解决这个缺陷需要付出的代价比较大,相比在现阶段上底排弹,其他技术其代价综合下来不值得呗。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高振东笑了:「嗯,最终方案也有这样那样的代价需要付出,当前环境下,底排弹是最优方案。底排弹要非说缺陷的话,那就是对精度略有影响,但是增程效果不是最好,解决这两个就好了。」

其实反过来说,那就是底排弹是把增程和精度丶成本综合得比较好的一种方案,辩证法看问题的魅力就在于此,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什麽角度去解读了。

动静华夏,很不错的自媒体名字。

华夏动静,呃……算了不说了。

「所以叫做展望的原因就在于此,先把路子给你们,至于怎麽选择,你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或者说,资源充足的时候,你们可以全都要嘛,哈哈。」高振东对展望做了总结。

「嗯嗯嗯,高总工说得有道理,那怎麽解决这两个问题?」对对对,你说得都对,那你倒是赶紧展望啊,等急了都。

高振东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比底排弹简单得多:「一个,是做底凹弹,也就是利用弹体底部的凹陷和空气动力学结构设计,保留或保证迅速补充空气,降低压差。这个办法好处在于精度要好一些,但是坏处在于设计难度比底排弹要难,对空气动力学或者流体力学的要求比较高,增程效果大概率来说是比不过底排弹的。」

之所以不先拿出底凹弹这个看起来要简单方便的设计,麻烦就在这里,底凹弹是被动补充空气,不像底排弹的气体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因此对于流体力学的要求高得多,属于是结果简单但是过程困难的典型了。

「这东西看起来比底排弹还简单!」一名152的研究人员高兴了,这东西好搞,还不如就搞这个。

邵总看他一眼:「呵呵,你想得太简单了。这东西比底排难搞得多!」

他和符总是完全理解了高振东的意思的,这东西作为展望可以,想要马上上马,的确不如底排。

这一点,让他们对高振东佩服得五体投地,这麽多新技术先不说了,他能精准的把握住什麽东西是最合适的,什麽技术看起来容易但是其实不适合马上就上。

这不但理论要精深,实践经验也要非常丰富,对环境的了解也必须非常透彻才行。

再看看高振东的年纪,呵呵……算了不想了,有些人的存在,就是用来打破常规的。

「至于增程不够嘛,哈哈,刚才有位同志说得好,是真的可以考虑做火箭增程弹的,增程效果好,但是对弹丸威力影响比较大,做主力弹种可能不太合适,做特化弹种还是不错的。」高振东顺口替最早对底排弹提出质疑的同志找补了一下,同志考虑得还是有点道理的嘛。

符丶邵二人心里乐开了花,高总工这几个建议和展望,把弹丸的问题基本上解决得乾乾净净,在全面超越原有普通弹的基础上,各种弹种要综合有综合,要射程有射程,要精度有精度。

要是每次开会都这样,他们恨不得天天蹲在防工委不走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