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2章 老史的屠龙之策(1 / 2)

加入书签

第372章 老史的屠龙之策

北河,衡水,北留智乡。

三辆悬挂黑色牌照的皇冠,行驶在万物复苏的省道上。

轻伤痊愈的老史密斯,扮作普通外商,坐在其中一辆的后排,眺望窗外。

夫人跑去参加世界粮食安全会议。

其待在京城苦思『A股涨的越高,网销越火爆,外资在东方市场的占额缩水越严重』的破局之策。

然而跟得力干将们探讨多日,始终毫无头绪。

直到一周前,其在修养场所散步,偶然看到一副字帖: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老史密斯通过翻译人员,读懂什麽意思之后,醍醐灌顶,猛然察觉自己对三元农业并不了解。

于是从京城出发,一路南下,实地考察。

03年,虽然东方经济增长飞快,并制订了万亿基建计划。

但任何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尤其东方注重优先发展哪,重点发展哪。

所以一路走来,沿途的乡镇,与老史密斯十年前看过的一些东方照片,几乎没什麽区别。

土屋遍地,道路难行,贫穷且落后。

但把考察路线调整到高铁沿途,看到的却又是另一幅景象。

就像眼前的北留智乡。

远远望去,道路两侧遍布第三代钢构三层小楼,整体犹如联排别墅,路南十二排,路北十二排,沿着新修的主干道,延绵向远方。

再南是种植畜牧区,再北是生产加工区。

之间穿插村委会丶大食堂丶村夜校丶小广场丶图书馆丶电脑室···

更甚至,依稀还可以看到小型农用机场。

并且,根据己方公关团队掌握的信息,别看村子里的产业规模都不大。

制造成本相比南方发达城市的大型工厂丶大型电子厂,也毫无优势。

但在高速铁路并行线-重载货运线的帮助下,以及贸易大厅的统筹下,其实每一个村子的产业,都相当于一个『生产车间』。

众多村子连接在一起,又相当于一条『生产线』。

如果再延伸,A乡镇可以组装电源适配器,B乡镇可以生产电路板,C乡镇可以加工显卡风扇,D乡镇可以制造快闪记忆体颗粒···

最终一个县区就可以生产一款不怎麽先进,却可以用在廉价键盘一体机上的三系独立显卡。

这既向三元通信网的用户,提供了海量终端设备,又为网销经济打下基础。

也是农业0的可怕之处。

而这些村子丶乡镇丶县区,之所以可以做到这般,甚至可以产业升级,自然是馀三元把A股的钱,全都砸给了他们。

可以说,外资甭想从A股拿到一分钱的本金。

即便外资与东方上级商议,强行索要本金,外资拿到手的,也只会是上市公司暴跌后的股票,或成为『暴跌后的上市公司』大股东。

而一旦外资拿到上市公司,该公司肯定会退市,然后按照新的证券机制,进入新三板。

这个时候,外资需要缴纳『退市企业谘询费』丶『退市企业服务费』丶『退市企业登记费』丶『退市企业文本费』丶『退市企业挂牌费』丶『退市企业管理费』···

总之,馀三元把资本主义那一套,学得淋漓尽致。

不过。

俗话说,百疏一漏。

馀三元带动三系企业周边地区的发展,却没有把这些地区纳入十里营集体。

这就造成,周边地区的村庄,全都是独立的『小集体』。

在三系大集体,馀三元说一不二。

在外界小集体,馀三元算个屁?

换句话说,小集体很难抵挡资本的糖衣炮弹。

就像眼前的北留智乡。

冰箱制冷机制造厂?

150万卖不卖?

不卖?

新技术入股行不行?

不行?

美系品牌合资,干不干?

不干?

好吧,只要你答应上面的条件之一,我就帮你搞到外贸订单。

相当于,给你资金,给你技术,给你品牌,给你订单,你干不干?

除非北留智乡傻到家,否则肯定干。

所以老史密斯沿着高速铁路线一路走来,入股/兼并/合资/收购了许多乡镇企业。

然后按照产业种类,把它们编组,再赋予北美品牌。

最终由数量,引发质变,构成『大公司』丶『大集团』。

再然后,拍照丶录视频丶制作财务报表丶制作各类新闻,并通过北美犹资掌控的媒体传播出去。

因此,昨天纳斯达克止住下滑,开始回升。

同时意味着『东方的资本回流』,到此结束。

但老史密斯的操作并未结束。

因为红钞内增外贬,可以在东方购买更多东西,可以令东方商品在国际上更具竞价能力。

现在其掌控那麽多的实体产业,完全可以把商品出口到北美。

比如北美每年需要从澳大利亚进口10万吨的菊粉丶低聚果糖,单价约180红钞/公斤。

现在北留智乡有个工厂,年产2万吨,成本约28红钞/公斤。

如果北美犹资把北留智工厂的产量,提升到10万吨,再取消澳呆利亚的订单,改为从北留智进口,报价160红钞/吨。

北美采购商一看每公斤便宜20红钞,必然愿意合作。

如此,去掉杂七杂八的费用,北美犹资每公斤至少可以赚100红钞。

这仅仅只是菊粉丶低聚果糖。

如果加上米面粮油丶服饰鞋帽丶日用化工丶机械制造丶汽车用品丶电子加工···

老史密斯终于明白,老布为什麽从70年代,就通过丸红商社投资东方,并持之以恒的支持东方。

这完全就是个聚宝盆啊!

从东方捞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运回北美能捞多少。

此外。

掌控这麽多制造企业,又主导进出口业务,虽然无法直接影响A股,却可以让它们在A股丶H股丶美股,分别上市。

等馀三元再炒股···

老史密斯完全有信心,让对方吐槽美股是坨屎。

至于北美犹资掌控这麽多乡镇企业,馀三元忽然来个技术叠代,或忽然进行新旧产业置换怎麽办···

双方对抗那麽久,老史密斯早就看透三元农业的本质。

其最擅长的,一是基于基因技术发展的农林牧渔,二是基于高精密发展的重工设备,三是基于以上两个,发展出来的提纯萃取丶新型材料。

其它的,什麽微纳米级制程工艺,什麽复杂的化学反应工艺,什麽模拟电路丶数字电路···

馀三元懂个锤子。

而这些却是北美的强项。

尤其两年前,史密斯家族用贝莱德的大股东席位,与老布家族进行交换,成为了先锋领航大股东,主导北美高新科技发展。

总的来说,把三系周边产业,打造成自家的代工厂。

嘿,这岂不跟军工复合体把东方打造成世界代工厂的计划,不谋而合?

老史密斯示意随行秘书。

「目前东方的PC制造商,都有哪些公司?」

「TCL丶霸王丶神州丶联箱丶七喜丶时代阳光。」

「分别说说看。」

「TCL成立于惠州,原本是一家合资公司,主营家庭电器,后来经历多次股权变更和融资,变成了官企控股,最近两年搬迁到南河濮阳,成为三系电子企业之一,自身属于混合所有制。」

「霸王起源于游戏机,调查发现,三元农业起家的时候,与对方有过多次业务来往,疑似第一代显卡矩阵也是霸王帮忙组建,所以现在的霸王,是三系电子企业的主力,主营电子管系列的军工电子丶电晶体系列的车规级电子丶大规模集成电路系列的民用电子,只是没有上市,很难评估企业总价值,预计不会低于25万亿红钞。」

「神州原本是联箱旗下的IT分销公司,00年拆分出来,成为一家民企,目前偏向于三系电子,但由于不是三系企业,只能以组装厂的形式,推出一些导航丶主机之类。」

「联箱原本是东方科学院旗下的IT企业,后来经历多次股权变更,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94年上市,目前更接近于民企,受东方某些上级影响,远离三系电子,注重从海外采购电子元器件,进行组装,最近打算收购IBM的笔记本业务···」

「七喜原本是广区深城的一家计算机零配件公司,属于民企,后来业务拓展到研究丶制造丶销售计算机整机,渐渐声名鹊起,02年从香江三元科技集团引进了2台180nm光刻机,开始独立设计晶片,与三系企业没什麽往来,疑似东方的另一部分上级,希望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或者说,担心三系电子走错路,东方另一部分上级加大了对七喜的扶持力度。」

「同样道理,时代阳光也是这般,其成立于京城,同样采用香江三元科技集团的光刻机,走的西方电子路线,只是注重教育领域的电子用品。」

老史密斯思忖许久,「除了TCL丶霸王,其馀皆可拉拢丶收购丶控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