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2章 惯性与大仗(1 / 2)

加入书签

第772章 惯性与大仗

周失其鹿之后,整个天下实际上就进入到了一个「大逃杀」阶段。

这个阶段,并不是在王均平打进京城之后才开始的,在这之前数年前,或者说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比较典型的就是萧宪,周绪这些二代节度使,他们两家能够做到节度使世袭,就说明朝廷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实际上失去了对地方上这些藩镇的控制力。

只不过当时,明面上的朝廷还在,大家也都讲究着最基本的体面,谁也不会去当这个出头鸟。

中原之乱后,朝廷脸上最后一块遮羞布被那位泥腿子出身的私盐贩子王均平,给无情撕碎,这场「大逃杀」,才终于进入到了最激烈的阶段。

李云,也是在这个阶段,迅速起家,在天下间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这场争斗,进行到了这个阶段,也终于进行到了决赛的阶段。

如今,这场以天下为棋盘的乱局之中,真正剩下来的玩家,已经没剩下几个。

在剩下的这些势力当中,原先还算得上强壮的河东军,因为老节度使李仝在前不久过世,河东军经历了一段不短的权力过渡,从而丧失了很多主动进取的机会。

到了现在,不得不承认的是,河东军的实力,已经不足以单独面对江东军,或者单独面对朔方军了。

跟河东军一样处境的,还有范阳军,以及平卢军。

于是平卢军选择依靠江东军,而范阳军的萧恒,想要跟河东军结盟。

就在范阳军与河东军悄摸摸勾手指头的时候,身在宋州的李云,也与周绪分开,二人在宋城门口告别,周绪先一步上马,对着李云抱拳道:「贤弟还有什麽事情,直接派人去青州寻我就是。」

李云也抱拳行礼,开口说道:「我的人,现在正在死死的盯着幽燕,不过幽燕的事情,大兄的耳目要比我聪明,有什麽要紧的事情,还请大兄立刻相告。」

「放心放心。」

周绪看着李云,笑着说道:「贤弟也不用太操心河北道,你只要占住中原,用不多长时间,天下英雄就会争先来投了,到时候局势,就会往前迈上一大步,而且…」

周绪看着李云,轻声道:「契丹人去年才灭了渤海国,未必就消化乾净了,今年他们又费了这麽大代价吃下了幽燕,他们未必就会继续南下,要知道,一个完整的范阳军,就能死死地把他们拦在关外。」

「他们进了河北道,可能要同时面对范阳军,河东军,还有你我两路军队,契丹人再强,人毕竟不多,他们不会是对手的。」

李云看了看周绪,犹豫了一下,叹气道:「大兄,我同你说一句实话,我从来不觉得,契丹人会南下,更不觉得他们会马踏中原。」

「这一切,只不过是萧氏父子的痴念。」

李云面色平静,缓缓说道:「契丹人,最多就是把河北道,河东道搞得乱一些,让当地…死一些百姓。」

「别的,暂时不会有什麽大的乱子,在我看来,契丹人至少要十年时间,才能有南下的馀力,而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内部估计也早已经一统了。」

「真正让我恼火的是,丢了幽燕,就是丢了主动权,丢了将来的马场,以及将来的北疆,如果收不回来,未来几时乃至于几百年,人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从前两年头一次面对契丹之后,李云就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了解过这个族群。

此时的契丹,远不如另一个世界鼎盛时期的契丹,更准确来说,它更像是初始发迹阶段的契丹,只不过它发迹的速度,有些太快了。

即便如此,现在的契丹诸部加在一起,也就十万户左右,人口规模就这麽多,契丹汗耶律亿再如何厉害,也不可能凭空造出十万户契丹人来。

他们进关,掠夺人口到关外去,也多是掳掠妇女孩童,掳妇女,是为了下一代人口的增长,而这种增长,至少要到十五六年之后,才能见到成效。

掳掠孩童,把这些孩童养成「契丹人」,也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他们不可能,把成年汉人男子,带到部族里去,洗脑一番,这些成年汉人男子,就跟着他们打仗了。

即便那些俘虏愿意,这些契丹人也不会信。

这个人口少的族群,就是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哪怕势头再好,真正成长起来,也需要一两代人的时间,至少要二三十年。

因此,李云从来没有想过,契丹人会南下来跟他争抢这个天下。

他只是担心,将来河北道的局面没有办法收拾,丢了幽燕,再丢云州,他将来哪怕开国称帝,多半又是一个赵宋。

事实上,眼下的局势,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这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明明截然不同,却又处处相似。

另一个世界的历史惯性,仿佛正在影响着这个世界,而李云现在,奋力在做的事情,就是斩断这种历史的惯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