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1 / 2)

加入书签

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

这一年自初春开始,河北及洛阳的局面,便如同狂风骤雨般变幻莫测。各路人马轮番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目不暇接。

天下大势,仿佛一张巨大的棋盘,棋子落下的每一刻,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先有安守忠死于李怀光与控鹤军之手,后有控鹤军被李宝臣所灭,其残部投靠了方清。

接着又是关中有事,李宝臣不得不退走洛阳,回关中平叛。

而汴州军趁机大杀四方,夺取洛阳后,史思明又蹦出来了,使用卑劣手段收拾了李归仁。

最后他又在白马渡,被方重勇击败。

这一波洛阳与河北剧变,诸多军头死的死降的降,就连史思明都被刘龙仙给逮住了。仅剩下幽州的史朝清,面对已然逼近幽州的汴州军主力,惶惶不可终日。

天下局势可谓是一个月一个样,处于剧烈的震荡之中。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从洛阳退回关中的宝臣大帅在做什麽呢?

现在关中的局面变成什麽样了呢?

答案简单而明白:李宝臣正跟韦坚斗得不可开交呢!压根就没有精力去顾及河北的事情!

将时间拨回到几个月前。

这天深夜,北风呼啸,如同鬼哭狼嚎一般。长安城内的百姓早已入睡,在梦中回味着当年大唐的荣光。

年景不好,日子还是要过,人们总是会习惯苦难,实际上百姓们的忍耐力,要比当权者们想的,强了太多。

不过此时此刻,长安大明宫紫宸殿烛火摇曳,映照出韦坚那略显苍白的脸庞。他站在御书房外,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指尖微微颤抖。

密信中的内容,让他心惊肉跳:李宝臣已率大军从洛阳启程,不日将抵达长安。

韦坚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惶恐。

他知道,李宝臣此次回京,绝非善事。作为长安朝廷的军队掌控者,李宝臣手握重兵,权倾朝野,早已不将皇帝李琬放在眼里。

此次他带兵回京,显然是冲着韦坚和朝中反对他的势力而来。

至于那件「不可描述」的事情,韦坚更是心知肚明。他与李宝臣,不仅在权力上有争夺,更是有私仇在身,没有任何讲和的馀地。

「不能再拖了……」

韦坚低语了一句,随即推开御书房的门,快步走了进去。

他并不是没有部署,只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

谁能想到,如今洛阳局面未稳,李宝臣竟敢带兵回转长安,这让韦坚的部署直接落空。

韦坚在心中抱怨李抱玉行动迟缓。

御书房内,皇帝李琬正坐在案前,手中捧着一卷书,眉头紧锁。见韦坚匆匆进来,他慌忙的将书藏到身后,略带慌张地问道:「韦相公,这麽晚了,你来此找朕有何急事呀?」

韦坚躬身行礼,语气沉重说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见对方没有发难,李琬这才暗暗松了口气,示意韦坚坐下:「说吧,何事让韦相公如此慌张?」

韦坚并未坐下,而是上前一步,将手中的密信递给李琬道:「陛下,李宝臣已率大军从洛阳启程,不日将抵达长安。」

李琬接过密信,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变得有些古怪:「李大帅……他为何突然回京?朕并未召他回京啊!」

他看上去有些慌张,实际上心中完全无感。傀儡就是傀儡,李宝臣有收拾自己的动机麽?

没有的吧?完全没有的吧?

李琬知道,韦坚确实是跟李宝臣不对付。可是,这跟自己这个傀儡皇帝有关系麽?

其实吧,看到这两人狗咬狗,李琬差点没笑出声来。

韦坚叹了口气,低声说道:「陛下,李宝臣此次回京,显然是冲着微臣和朝中反对他的势力而来。他手握重兵,早已不将陛下放在眼里。此次回京,恐怕是要对陛下不利啊!」

李琬闻言,内心毫无波动,对此无力吐槽。

但他还是努力装出一副极为惶恐的模样,握紧密信的手微微颤抖,有些犹疑的询问道:「那……那朕该如何是好?韦相公,你可有良策?莫非,莫非李宝臣这贼子要弑君?」

他嘴角抽搐,强压着笑意,那模样看起来比哭还难看。

韦坚沉吟片刻,一字一句缓缓说道:「陛下,如今长安城内,有李宝臣的内应,禁军之中也是党羽甚多。我们若与他硬碰硬,只怕难以取胜。为今之计,唯有暂时离开长安,前往太原避难。」

至于李宝臣带兵回转长安的事情,不提也罢。

李抱玉当真是成不了大事!

韦坚心中大骂。

「太原?」李琬愣了一下,随即摇头道,「不可!朕乃天子,岂能轻易离开京师?若朕离开长安,天下人如何看待朕?李宝臣岂不是更加肆无忌惮?」

走是不可能走的,如今长安人送李琬雅号为「泥塑天子」。既然是泥巴捏的,那有什麽好走的?

李琬顾左右而言他,漂亮话是一套一套的,但说到底,他就是不动。

他不着急,韦坚可急坏了。

韦坚又上前一步,几乎是要和李琬脸贴脸了。

他有些失态的恳求道:「陛下,如今形势危急,李宝臣已率大军回京,若我们不早做打算,只怕到时连离开的机会都没有了!太原乃河东节度使李抱玉的地盘,他对陛下忠心耿耿,定会全力保护陛下。只要我们到了太原,便可重整旗鼓,联合各地藩镇,共同讨伐李宝臣!」

这话韦坚自己都不信,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李琬都需要有台阶下,一块遮羞布很重要。

李琬依旧犹豫不决:「可是……朕若离开长安,岂不是将江山拱手让给李宝臣?朕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韦坚见李琬如此固执,他也乾脆撕破脸皮不装了。

韦坚对着李琬大声咆哮道:

「陛下!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但陛下的性命更为重要!若陛下留在长安,李宝臣定会以『清君侧』为名,逼迫陛下交出大权,甚至……甚至对陛下不利!到那时,江山社稷又有何用?

如果陛下不走,不如现在就下退位诏书。这天子陛下不当,有的是人来当!」

李琬被韦坚的话震住了,脸色愈发苍白。他低下头,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道:「韦相公,你说得对……朕不能坐以待毙。可是,朕若离开长安,李宝臣定会派人追杀,我们该如何安全抵达太原?」

李琬心里苦,韦坚手里没有兵权,那是相对于李宝臣而言的。对抗李宝臣确实兵力不足,但杀他这个天子,韦坚手里的本钱还是很足的。把李琬杀了,再立李琬之弟为天子,将责任推给李宝臣。

还能怎麽样,现在就这世道啊!说实话,这一招李琬还真没办法抵抗。

韦坚见李琬终于松口,心中略微松了口气,他连忙为自己圆场道:「陛下放心,臣已安排妥当。今夜子时,我们从皇宫密道出玄武门,直奔太原。李抱玉已派人在城外接应,只要我们出了长安,李宝臣便奈何不了我们。」

其实李抱玉并未派人接应,只是现在这个节骨眼,有没有接应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琬必须离开长安!

李琬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好,就依韦卿所言。朕今夜便随你离开长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