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生物安全(1 / 2)
第256章 生物安全
观察动物网。
对于这一次院士增选进行了全程直播,同时还邀请了几个学者做评点。
董肝帝和另一个主持人,加上三个学者,看着大会堂的直播画面。
看到江淼正在上台发表演讲,肝帝笑着问道:「江淼先生获得工程院院士应该是实至名归,不过为什麽还有科学院院士呢?这一点我有些不解。」
一旁的学者之一赵教授提了提眼镜:「江淼先生的论文我拜读过,他获得工程院院士确实是实至名归,因为仙豆大豆这种大规模应用成果,肯定比较符合工程院那边的评选标准,不过科学院那边的评选标准是偏向于理论领域的,这一点我确实没有在网上看到相关论文,但是可能相关论文有保密要求吧!」
没有戴墨镜的何教授也跟着说道:「确实可能涉及保密论文,不过我对于生物领域不太熟悉,小耿应该可能知道一些情况。」
耿博士笑着说道:「从江淼先生目前已经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他的理论比较特立独行,或者说创新度比较高,有时候我浏览这些论文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明显的割裂感。」
「哦?耿博士可以给我们解惑一下吗?」董肝帝随即引导起话题。
「这方面要详细解释,很难需要很长时间,我就简单说几点。」耿博士停顿了一会,然后继续说道:
「江淼先生的相关论文可以分为三个领域,即农业育种丶基因靶点丶生物材料。」
「实际上,这看似是三个领域,其实也可以看作为一个领域,那就是从基因靶点和基因编辑技术,衍生出农业育种和生物材料。」
听到耿博士的这个描述。
无论是董肝帝,还是何教授丶赵教授都若有所思,不少正在看视频直播的观众朋友也有些明白。
特别是那些在国内保密机构从事生物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们目前正在使用的女娲系统,就是来自于海陆丰公司,更准确一点来讲,是来自于江淼。
因此这些人都非常清楚,江淼不仅仅在应用领域非常厉害,其在理论领域的贡献甚至更有价值,只是这些理论是不能公开的机密。
这也是为什麽看江淼夫妻俩的很多论文,明明是同一个作者,但是很多论文看起来却有些割裂感,还横跨多个领域。
因为这其中缺少了最关键的生物理论。
耿博士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但是我们从公开的论文资料之中,并没有看到相关的生物理论,很显然这一部分的核心理论,目前应该处于不能公开的状态,我估计这一部分理论内容,就是江淼先生获得科学院院士的基础。」
「很有可能,不过这种信息应该非常敏感吧?」董肝帝也有些担忧,毕竟这是视频直播。
「主持人别担心。」耿博士半开玩笑起来:「其实连我这个小小的益生菌博士都猜到一部分情况,全世界生物领域的学者都有这麽方面的猜测。」
「原来如此,国外学者也是这样猜想的?」董肝帝提了提眼镜问道。
「我和导师今年参加了几个全球性的生物技术论坛,期间就有不少外国学者询问这方面的事情,他们询问江淼先生是不是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理论。」
何教授虽然是理论物理方面的学者,但他对于生物理论还是挺感兴趣的,便开口问道:「小耿,你认为为什麽国外学者会这样猜想?」
「呵呵,非常简单的一点,那就是成果数量。」耿博士也没有藏着掖着。
赵教授也反应过来了:「嗯,小耿说得有道理。」
耿博士如数家珍地解说道:「从2024年开始,江淼先生累计完成了鳗鱼人工繁殖技术丶香兰草莓丶仙豆大豆丶麦克香蕉丶榴槤的转基因砧木技术等大大小小,合计26个成果,如果加上林院士的成果,以及不公开的保密技术,哪怕是有其他科研人员辅助,这个成果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规模。」
董肝帝眼神之中也带着明显的惊讶:「你不说,我还没有感觉,你一说,我都被震惊了。」
另一个主持人也跟着点了点头:「是呀!这些技术成果还非常成功,而且很多的成果战略价值极高,在如此短时间内密集出现,怪不得国外学者会怀疑江淼先生有特殊的生物理论。」
何教授则好奇地问道:「小耿,你是研究生物领域的,你认为江淼先生的生物理论应该是什麽?能不能猜一下?」
「是呀!我也非常好奇,估计观众朋友们也一样。」董肝帝跟着说道。
而此时直播间的弹幕,则冒出一大堆:
【好奇】丶【好奇宝宝】丶【开门查水表】丶【一样】之类的弹幕。
耿博士倒是没有觉得这种事情不能说,毕竟现在国内外的生物领域学术界,早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猜测,甚至暗中试探出了一些情况。
毕竟随着女娲系统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多,哪怕是一部分人只接触到一小部分内容,信息的泄露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只是核心的机密,外界并不知道,也没有办法检测到被隐藏在塔敏查干农场内部的那个科研基地。
他半开玩笑着说道:「应该是一种可以快速筛选基因靶点的理论模型,因为这也是目前很多生物领域学者在努力的方向,这种理论模型可以提升生物育种的效率,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育种成果。」
董肝帝有些不解的问道:「耿博士,我听说现在的基因编辑技术,不是已经可以做到需要什麽性状,就编辑出什麽性状吗?」
「现在基因编辑技术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必须知道这个基因代表的功能,这才是基因编辑技术的难点。」
董肝帝根据自己的理解说道:「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基因编辑技术就类似于一把枪,而如何让这把枪射击出来的子弹准确命中靶心,就成为了关键。」
「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另一个主持人则开了一个新话题:「耿博士,对于现在越来越发达的基因技术,你认为基因编辑婴儿技术未来有没有可能大规模应用?」
对于这个话题,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
对于这方面,耿博士则显得有些慎重,甚至是忧心忡忡:「目前技术上已经具备做基因编辑婴儿的前置条件,但是这涉及到生物领域的科学伦理,我认为未来就算是要在人类身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也必须采用非常严格的管制,不然很容易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何教授开玩笑道:「说不定在我们有生之年内,就可以看到新人类大战自然人。」
更加明白社会运行机制的赵教授,摇了摇头叹息道:「技术在发展,我们不使用,别人也会使用,这个局面很难控制呀!」
「这一点确实非常难以处理。」耿博士深有同感。
「这有点类似于《三体》的黑暗森林理论。」董肝帝一脸深思地缓缓说道:「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中,至少有十几个国家都有相关的生物技术,而生物技术又涉及各方的医疗丶粮食丶生态丶国防等领域,肯定不会轻易接受监督,这就形成了一个个盲区。」
「在这种盲区之中,大家都会怀疑其他人是不是在暗中进行人类相关的基因编辑实验,面对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同样研究,除非那天世界实现大一统了,不然这个猜疑链是不会轻易解除的。」
观察动物网的言论,虽然有些刺耳。
但确实引发了很多人对于生物技术的担忧,毕竟国内之前就出现过一起非法的人类胎儿基因编辑案件,那个研究者服刑出来之后,又在继续从事人类基因编辑相关的研究,甚至在筹备新的基因实验。
当然,别看网上声音那麽大。
其实现实中的讨论并不激烈,主要是很多人并不关心这种事情。
网际网路有时候会放大这种讨论,实际上全国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很多人看了一眼,就忘到脑后。
也有很多不怀好意的势力,在暗中推波助澜。
比如另一个有名科普博主的视频之中,就极大渲染了转基因丶基因编辑丶生物技术武器化之类的可能。
然而他的这种恐吓式宣传,却带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那就是支持转基因丶基因编辑的人群,反而在快速增加。
因为很多人真的被吓到了。
加上西方势力向来在不做人这方面,那是遥遥领先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