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4章 发展壮大!(54k哈)(2 / 2)

加入书签

一旦他们接触了苏学,以后回到了家乡,作为一种见闻,他们自然会与同乡炫耀,如此苏学自然而然便传播开了。

如此苏学的传播范围便会越来越广,那麽认同苏学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便可以产生更多的志同道合者。

苏允在春闱之前的两三个月时间里,主动增加了在太学讲课的次数,每一次公开课,基本上都会吸引数千过来应试的学子旁听。

应试学子亦是将讨论苏学当做时尚,每次聚会,总是有很多人探讨苏学。

而苏学会则是不断参与甚至举办各种聚会。

说是聚会,其实便是苏学研讨会,请人过来了,然后聚在一起,便会讨论这些东西。

在苏学会的引导之下,自然会进行深入的探讨,让这些学子们情不自禁的也深入了解到苏学的精妙。

在他们的推动下,苏学这一次是彻底火了起来!

之前还有人讨论程学丶王学之类的学说,而经过这两三月的酝酿,学子只要谈起学说,无不都是说起苏学。

汴京城人人以谈论苏学为荣,若是你不懂苏学,在各种聚会之中你甚至都插不上话!

应试举子作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群体,亦是引领时尚的群体,他们集体关注苏学,自然也会将其带到各个阶层之中。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各种私塾的先生丶蒙童也尽皆知道苏学。

而市井之中的商人从来都是最为附庸风雅的人,也要想办法买到一些资料。

原本是想着拿回来放书房里装比所用,但拿回来一翻,竟是简明易懂。

上面的道理,竟是一读就通,一通就会令人思考,以往许多迷迷糊糊的道理,竟是通了大部分。

这如何不让这些商人大喜过望,他们不是不读书,只是要麽资质鲁钝,要麽少年时候没有资本读书。

但并不代表他们对知识不渴望,只是以前的门槛太高,他们够不上而已。

现在竟然有将各种道理说得人能听懂的学说,那自然也是要好好了解好好学。

他们自然不是要去考科举,而是他们也有对知识的向往。

当然啦,最重要的还是,这对他们生意是有好处的呀!

一个在封建社会成功的商人,无不需要跟这个社会统治阶层沟通。

而统治阶层的人少有不读书的,就算是胥吏,他们亦是多少读过书的。

跟他们沟通,若是不识风雅,嘿嘿,别人不仅不跟你做生意,甚至还鄙夷你!

这是有现实需求的。

在现实需求的推动之下,他们自然是如饥似渴的阅读关于苏学的着作。

一开始是读专门编撰出来的丶容易理解的入门读本,等到这些读完了,然后入手《四书章句集注》等着作。

嘿,有了入门读本的基础,竟是发现也能读,那可就有意思了!

如此更加容易引起风潮,在春闱到来之际,汴京城里的人,只要识得一些字,都会尝试着去读一读苏学,至于能不能坚持,那还是看个人了。

毕竟就连小说都未必人人愿意看,这种学术上的东西,虽然能懂容易懂,也未必人人都愿意看的。

在春闱开始的前一日,苏学会会员竟是已经过百!

这个速度其实并不快,这里发展的会员之中,大部分是太学学子,基本上都是有两三年时间接触的,他们是什麽背景,又是什麽性格追求,基本上都是了解得差不多的。

而且每一个人入会,那都是非常谨慎的事情,非得经过数人同时举荐,然后通过调查丶谈话丶试探才能够进入。

而进入之后一开始的权限也不高,须得经历过预备观察一段时间,才会让他们加入。

不过,即便是如此,苏允以及苏门六子依然做好了有人泄密的准备,一旦发现有人有异动,或者说官府有搜捕的迹象,便要立即将组织转入地下。

苏允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知道像苏学会这样的组织是很难顺利的发展下去的。

现在是规模还小,一旦规模变大,自然而然便会引起朝廷的警惕,这是怎麽也不可能避免的。

现在苏学会只是推动苏学进行传播,其馀的政治观念基本上没有暴露,因此才没有朝廷来干涉,因为这算是正常范畴之内。

一旦苏学会开始宣传政治理念的时候,到时候自然便会引起朝廷的警惕甚至打击了。

到了那个时候,苏学会只能转入地下,到时候便要正面与朝廷敌对了。

而到了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受到考验的时候。

到时候会有很多人被朝廷拘捕,有很多人会叛变,有很多人会脱离,甚至有的人会为了立功,将同志给供出去。

不过对此苏允跟六子都阐述过,并为此做好准备。

六子对此甚至抱着乐观的心态,认为这是真正考验苏学会人是否有真正信仰的时候,只有经过这样的流血,才能够让真正的苏学会人脱颖而出,而那些打算投机的人被彻底清除出去!

在一片熙熙攘攘之中,元佑二年的春闱也开始了。

苏门六子以及苏学会人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一起走进考场之中,经过三天的考试,他们出来后又再次投入了工作。

春闱发榜之前,所有的学子都会在汴京,这个时候是最好的宣传时候,若是等发榜之后,大部分落第的学子便会回归家乡,只留下部分中举的学子。

因此得趁着这段时间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最好是趁着这个时候,吸纳各地方的学子,让他们回去将苏学传播出去。

为了适应这个需求,苏学会大量的吸纳应试考生成为预备会员,这些人回去家乡之后,可以在家乡也组织苏学会,这般苏学便算是彻底传播开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