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炸翻京师这滩浑水(1 / 2)
第841章 炸翻京师这滩浑水
轰隆!
冬雷的声音有些闷,值房内,吕嵩喝着茶水,垂眸看着桌子上的一份文书。
文书来自于南方,上面是今年赋税的一些前瞻性的汇报。
前面用一堆华丽辞藻来表达了对大战前财政的乐观态度,随后用一堆隐晦而不满的词汇组合成了牢骚。
——今年,难!
徐阶就坐在对面,手中捧着茶杯,神色平静,「今年不容易。」
「是不容易。我户部上下殚精竭虑,总算是没出大错。」吕嵩没提陈耀的事儿,那是户部的耻辱。
「明年怕是会更难。」
「是。」
二人之间默然良久,徐阶开口,「你今日那番话,会引发不少争议。」
「阁老。」吕嵩平静的道:「大明当下如何,你我都清楚。下官比阁老更清楚。户部每年过手多少钱粮,进出多少,增减多少,一笔笔,一项项都在这里。」
吕嵩指指自己的太阳穴,「阁老说明年会更难,这话下官从进户部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在说。说到了今日,下官在想,何时这个大明会不难。」
徐阶说话的速度很慢,仿佛每句话都要经过深思熟虑,「难不怕,怕的是难上加难。赋税,那是基石,基石一动,地动山摇。」
「阁老用基石来比喻士大夫,下官以为……恰当。不过这个基石如今摇摇欲坠而不自知。」吕嵩喝了口茶水,「再这般下去,十年后,二十年后,大明必然难以为继。」
历史上裕王继位,大明财政已然难以为继。
所以隆庆开关有其偶然性,但更多是必然。
张居正改革也是如此。
「总会有法子的。」徐阶温和道:「缓缓行之更为妥当。」
「下官也是这般想,但陛下显然是等不及了。」吕嵩苦笑,「今日陛下赋税二字一出口,下官就知晓,事情麻烦了。」
「不是麻烦,是大麻烦!」徐阶微怒,「大捷之后本该君臣和睦,携手并进。可陛下却迫不及待丢出了新政。新政也就罢了,毕竟众所周知。可他却……」
「阁老!」吕嵩打断了徐阶的话,目光炯炯的道:「陛下是急切了些。不过君无戏言,既然开了口,那就万万没有退缩的馀地。此等事,我等当相助才是。」
徐阶第一次流露出了失望之意,「你可知今日之事传到天下会有什麽后果?」
「舆论沸腾。」
「不,是沸反盈天!」
徐阶声音低沉,「地方士绅会怒不可遏,随后会发生什麽,你我都清楚。那些人……」
「对吗?」
「……」
「这一切,对吗?」
「……」
「阁老用基石来形容那些士绅,那些官员。何为基石?中流砥柱!可陛下从赋税入手错了吗?还是说,那些中流砥柱怒不可遏是正确的。」
「你我坐到了今日的位置,就该知道,世间没有绝对的黑与白,并无绝对的对与错。」
「是。可当下大明已然到了不得不变革的地步。不变,就是在等死!」
徐阶默然良久,「不该割他们的肉。」
「那麽,割谁的肉?」
徐阶沉默。
吕嵩突然想笑,于是便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笑声凄凉。
「阁老的意思,还是继续割百姓的肉,可对?」吕嵩眼中有失望之色,「可百姓何辜?可百姓何苦?他们早已不堪重负了,阁老!再加税,正如陛下今日所说,烽烟必将四起!」
「缓一缓。」徐阶依旧温和,「先缓一缓,百姓温和,先用他们来缓一缓,随后徐徐图之。」
「缓一缓,这话好像弘治年间就有人这般说,随后一缓就缓到了当下。」
「这麽说,你是支持此事?」
气氛突然一紧,徐阶接着一笑,「此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夫……这便回去了。」
他起身,吕嵩坐着,并未相送。作为户部尚书,他也就是机缘不到,故而没进政事堂。若是论资历和功绩,他进政事堂并无障碍。
所以,徐阶在他的面前并无摆阁老架子的资格。
良久,吕嵩低头开始处置政事。
徐阶回到了礼部,没多久,有人求见。
「阁老,外间对吕嵩颇为不满。」
来人目光炯炯。
徐阶默然良久,「知道了。」
下衙后,吕嵩收拾了文书,让侄儿吕平先回家。
「叔父要去何处?」吕平有些诧异。
往日吕嵩下衙后,第一时间就会回家,说是馋家中那一口家常菜。
「去散散心。」
下午,冬日的京师天空有些灰蒙蒙的,吕嵩牵着马,漫无目的的在转悠着。
他的脑海中都是今日徐阶的那些话。
就不能缓缓吗?
缓?
吕嵩如何不想缓,但作为户部尚书,他知晓再缓下去的后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