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消息来源(2 / 2)
历史上着名的「100号产品失窃案」,案犯于61年在代号615的造币厂盗窃了80公斤黄金,消息直达最高,成立的专案组自然也是顶格的。最终也没能侦破,
可见盗窃案的侦破难度是真实存在的。而此案的最终侦破才是最有趣的地方,它是时隔20年,到了80年的时候,案犯带着一部分黄金去银行兑现的时候露馅的。
同样的类比也适合前两天侦办的「阳光超市案」,那超市老板因为有自己的超市用于销赃,偷其他超市的东西就很难被发现。
至于艺术品销赃,其实也有一些特别之处。一些有预谋的艺术品盗窃,尤其是艺术馆博物馆之类的地方的窃案,往往是先有买家再有盗窃的。
也就是说,盗贼往往走的是定制化路线,属于是先接单后干活的雇佣行为。
这种情况在欧洲极为盛行,一些老欧洲的贵族,是真的愿意花一大笔钱,买来被盗的艺术品,然后深藏在自己的「城堡」里几十上百年。
不过,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想要达到这个程度恐怕不容易。
单单一副张大千的非精品画,似乎也勾不来这个级别的艺术品大盗。
柳景辉摆摆手,继续道:「第二个,熟人作案这块,按照正常的流程查就是了。不过,就目前的调查进度来看,如果不是熟人作案,这个案子就有意思了。」
王志豪听的眼皮子直跳。做刑警的,谁愿意自己的案子有意思!
稍微对前途还有点期望值的,听柳景辉这种人说有意思,就跟听恐怖故事一样。
柳景辉却是呵呵一笑:「其实我觉得不太像是随机作案和熟人作案,这个牧健牛场运营的也有些年了,牧场主购买艺术品也有10年以上的历史了。他自己家里放的也有画,案犯不去家里,却来牛场另外,为什麽是现在失窃?有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
王志豪仰头看着柳景辉。
礼堂内的民警则是乱哄哄的开始回答。
「一定是通过某个渠道获取了信息的?」
「不一定是牛场的员工给的信息?牛场老板或者来往的商贩也有可能知道这个事。」
「牛场老板监守自盗有必要吗?他这种画上不了保险的,监守自盗也赚不到什麽钱。」
「那说不定是卖画或者询价的过程中,被人给盯上了。」
「卖画询价是你猜的。其实也不用卖画,他手里有这些画,不炫耀的吗?有没有什麽群,或者论坛之类的地方,他炫来炫去的,让人注意到也是有可能的。」
各种各样的猜测,不要钱的丢上来,让人一时之间,有点分析无能。
柳景辉倒是认真听着,哪怕是对他来说,获取新思路也是有必要的。
很快,柳景辉再次总结观点,道:「我觉得从信息入手很有必要,盗贼如何获取信息的,为什麽是偷牛场而不是偷牛场主的家,从这一点上,也许就能将嫌疑人给分界出来—」
柳景辉没有进一步的推理下去,转头看向江远,问道:「有新证据吗?」
「我准备把牛场里的足迹先分析一遍,结合监控看看,可能要一天的时间吧。」江远给了个时限。
柳景辉想了一下,道:「那正好,我这边分析一下消息来源的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