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不复青春(1 / 2)
樊城府衙之内,徐庶正坐于堂内正中翻阅着陛下给他的来信,读到哪里便说到哪里。
曹泰丶申耽丶文岱丶逯式等将,也同样全神贯注的盯着徐庶的面孔,期望能从徐庶的表情之中读出些什麽信息来。
「遣人……」徐庶又向后翻了一页后,寻即露出了一丝苦笑来,长叹一声,还重重拍了拍自己的膝盖。
这是发生了什麽事情??
众人不解其意,互相对视几瞬之后,曹泰张口欲问,还没等话说出口,徐庶就自己感慨的解释了起来:
「陛下旨意中说的明白,欲要让我前往吴营之中去送此信。」
曹泰一时惊诧:「怎会有这般旨意?徐将军乃是此处统兵节度的主帅,三万馀兵马皆在徐将军管束之下,如何要让主帅去吴营做使者了?」
其馀众人也纷纷面露关切的看着,并不敢如曹泰一般发问。
徐庶缓缓解释道:「陛下旨意总不会错的。曹将军莫要忘了,我虽被命为宁远将军,身上侍中一职还兼着未去。许多事情不是寻常使者所能探查的,孙权此人究竟有何心思,还是要重臣亲自去看一看丶听一听,方能为陛下的决策做出建议。」
曹泰摇了摇头:「虽是这般,但主帅亲往,实在是……算了,徐将军乃是陛下都亲口称赞过的智者,这等事情还真是要智谋之士前往,徐将军出使恰得其分。」
徐庶静静点头,停了几瞬站起身来,正色向堂中众将看去:「诸位,我此去之后,军中诸事由镇东将军曹泰代行,曹将军之令如同我令,还望诸位知悉。」
「明白。」
「徐将军放心。」
「遵命,我等不会误事。」
几人纷纷应下之后,徐庶也不拖延,当即喊了左石过来,选了军中一名机敏的精锐骑卒,许了赏格之后,命其带着徐庶的手书,往淯口处吴军营寨里报信。
这种事情,还是稳妥些好。徐庶写信询问,孙权回信允许,这样成行才算得体规矩。
战场就是这世间最戏剧化丶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地方,战场之上什麽事情都能发生。若得不到孙权许可就冒然前往,假使被哪个求功心切的吴军将领暴起截杀,砍了魏军主帅的人头去找孙权报功,那徐庶又能去找谁说理?
礼节不是约束,而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一个公约数,并非虚设,还是有些作用的。
中午时分送去的书信,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得到了盖了尚书是仪印绶丶准许徐庶前来的回信。有了吴国重臣的回信,这便是可以成行了。
徐庶在樊城府衙中郑重其事的向曹泰拱手一礼,在众人的簇拥下出了樊城东门,朝着东侧吴营中驰来。
有着左石和九名精锐中军甲骑扈从,徐庶乘马来到了吴军淯口坞外,在一名吴国参军的指引下通过了重重营垒,来到了淯口坞内的码头处。
一名昂藏魁梧,身高约有八尺的雄壮武官在众人簇拥中站在此处等候,此人并未着甲,而是身着朝服头戴鶡冠,锋锐的眼神穿过人群丶直直与骑马过来的徐庶遥相对视,敌意中还带着几分蔑视之意。
徐庶轻哼了一声,驱马向前,虽不识得此人,但看了看四周形势,面容平静的拱手问道:「足下便是此处主事之人?我乃天子使者,奉皇命前来面见吴王。速带我去吴王营中!」
孙奂乃是此番孙权攻魏的进言之人,樊城获败丶襄阳退却,吴军在襄樊的四处支点已去其二,近些时日,军中也常有指责他无能丶贪功的流言传来。孙奂知道对面这人就是徐庶,却因吴王之令不得妄动,心中杀意已忍耐多时了。
不过,徐庶的语气虽然傲慢,但却并非不可理解,还没到逾礼的程度。而且,最关键的是徐庶言语里还是称孙权为吴王,保持了对吴国的基本尊重,没有称什麽吴逆丶大魏吴王之类的话。
孙奂微微仰头,眼角向徐庶身后瞥了一眼,沉声说道:「至尊要见魏国使者,却没说要见这些骑兵。」
「使者自己随我前往就是。」
说罢,孙奂挥了挥手,周围近百名已着全甲的刀盾兵从四周进逼上前,手中盾牌几乎都要与战马的脖颈贴上,惊得这几匹马儿一阵嘶鸣。
左石连忙目视己方骑兵,让其不要妄动。徐庶却并没往身后看一眼,而是轻磕马腹又往孙奂的方向走了一丈,直直走到孙奂身前,从上而下俯视着孙奂,眼神冰冷却嘴角强行挤出一丝弧度,拱手道:「还请足下带路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