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陛下在耍心眼!(2 / 2)
此子夙慧天生,聪明绝顶,绝非一般的新科进士可比,
他忽然想起一个故去的熟人:张居正。
不知为何,他在朱寅身上,隐隐看到了张居正的影子。
「朱寅。」申时行终于发话了。
整个大厅,雯时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虽然这位申先生一直是个『老好人』一般,入阁多年总是和稀泥,可要说在朝堂中的威信,无人能出其右。
就是个性十足的次辅王锡爵,对这位元辅也谨持礼敬二字。
朱寅立刻面向申时行,耳提面命般说道:「晚生恭听元辅大教。」
申时行说道:「你是状元,作为新科进士之首,弹劾不法虽不畏权贵,可君子终应坚守温厚仁恕四字。今日是恩荣宴,喜庆祥和,国礼所系。如此作为当真不合时宜,可知错了?」
朱寅暗自发笑,神色恭敬的说道:「晚生知错,谢元辅训诫。」
他心中不禁替申时行点了个赞。
这老相公真是老辣啊。看似是批评自己,其实是为自己张目。
更重要的事,他刻意提到「你是状元,作为新科进士之首」这句话。
这话大有玄机。
这一句话,就将状元的个人弹劾,引向了代表新科进士的群体性弹劾。
传扬出去,很多人就会误解为,是朱寅代表新科进士们弹劾郑氏,而不仅仅是朱寅个人的意思。
如此一来,既能利用道德绑架挟裹新科进士的众意,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朱寅。
于慎行听到首辅如此发话,更是有点露骨的说道:
「这是礼部恩荣宴,此举成何体统?朱寅,你是新授翰林,少年气盛,可如此锋芒毕露却是过分了,须知过刚易折。」
「本官知道,你们新为天子门生,正是热血之躯丶剑胆琴心,忠义之心难得,却也不可意气用事—」
他竟然用上了「你们」二字。将新科进士们夸了一遍,却又轻飘飘的打一巴掌。
不知道的人,听了他的话,还以为新科新士们都想弹劾郑氏。
更有意思的是,立刻有不少精明过人的新科进士当场刷存在感,认错般的说谢过大宗伯训诫。
郑国望又不傻,气的浑身发抖。
「好!好!」郑国望脚,仗着自己是国舅,就是首辅也不能把自己怎麽样,大声说道:
「我就不信大明朝没有王法了!任人诬陷清白!我这就回去等着!等着锦衣卫来拿我!」
说完恶狠狠瞪了朱寅一眼,气呼呼的拂袖而去。
很快,首辅等人也一起离开。众官员离开前,都神色鼓励的看了朱寅一眼。
意思分明是:好样的,就该这麽干。
点他当会元的许国丶赵南星,更是对他点头微笑,已示嘉许。
恩荣宴就这麽不欢而散!
第二天,京城文武百官全部知道了恩荣宴上的事。
整个朝廷顿时暗流汹涌。朱寅仿佛在看似平静的湖面,突然扔下一块巨石,
激起千层浪。
朱寅刚刚授官,就举起反对郑氏的大旗。
在文官集团和皇帝之间,他必须选择一方站队。鉴于万历的不靠谱,他果断的站在了文官集团的队列。
主动弹劾郑氏,就是他的投名状。
实际上,朱寅之所以敢弹劾举报,也因为北寮掌握了郑氏兄弟养大量蒙古武士丶走私禁品出关谋取暴利等罪证。
事实摆在那,只要认真查,根本无法抵赖。
不到三天,雪花般的奏疏就飞向皇宫,要求彻查郑氏兄弟之罪。
都御史海瑞的奏本尤其严厉:「陛下今日庇佑郑氏,爱之害之,他日郑氏恐蹈不测之祸,岂是陛下亲亲之初衷乎?」
「陛下无庄公克段之心,有庄公克段之失也!」
「文帝之贤,不免薄氏之祸,何也?」
「陛下纵容郑氏,私情可免,国法亦可免乎?」
皇帝其实对郑氏兄弟的罪责心中有数。可他独宠郑贵妃,一直装糊涂,怎麽愿意彻查?
皇帝十分震怒,可是朱寅占了理,小舅子理亏,他又没有理由惩办朱寅。
田义趁机劝谏皇帝,说朱寅是被朝中大臣利用,神童状元是国家祥瑞,舆论所锺,若是惩处朱寅,必然遭受朝野非议,有伤皇帝圣名,让朝野迁怒贵妃。
皇帝当然不会傻到惩处朱寅,他只能当鸟,一概不闻不问。
而且让朱寅当附马,废掉群臣这张难得的神童,皇帝如今也做不到了。
朱寅站出来弹劾郑氏,若是再以他为驸马,群臣必然反对。掌管皇家婚嫁礼仪的礼部,首先就通不过。
群臣还会趁机紧逼,利用攻击郑氏的机会,逼迫立长子为太子。
郑贵妃得到消息,气呼呼的从翊坤宫赶到乾清宫,她倒是没有犯傻的要求严惩朱寅,而是追问皇帝会如何处置郑氏。
她虽然厌恶朱寅,却也知道朱寅的弹劾不是诬陷,而是事实。朱寅人气太高,群臣如今都护着朱寅,惩办朱寅就要和群臣打擂台,反而会促使群臣更加严厉的彻查郑家。
皇帝面对爱妃的咄咄逼问,只能表示郑氏无恙。但是这一次,可能无法阻止皇长子出阁读书了。
听到无法阻止皇长子出阁读书,郑贵妃恨恨不已,却无计可施,
出阁读书虽然惯例上是太子和准太子的特权,其他皇子一般不能出阁读书,
可毕竟没有硬性规定,终究不是立太子。
果然,群臣藉助郑氏的罪责,趁机要求皇长子出阁读书。
很多人上奏说,皇长子最迟八岁就应该出阁读书,天下已有十二岁的状元,
为何皇长子至今不能读书。
难道陛下皇子,不如寒门之子麽?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群臣这是藉助问罪郑氏的势头,打出神童牌,逼迫皇帝答应皇长子读书。
这是一个政治交易。
我们可以不再问罪郑氏,可以不再追究郑氏之罪,但是你要让皇长子出阁读书。
你不答应,我们就追究郑氏之罪。
大家都不明说,就看谁先怂。
等到四月初,越来越多的人弹劾郑氏,皇帝终于坐不出了。
申时行上密揭给皇帝,说若是拖延不决,恐有群情叩阙之举,郑氏兄弟恐难保全,请皇上速从众议。
皇帝思索良久,纳田义之谏。
四月初八,皇帝终于下诏,令皇长子朱常洛出阁读书。
让群臣异的不已的是,教导皇长子的老师只有一个讲官,赫然就是朱寅。
除此之外,连一个太子少保都没有。
而且书堂不在太子和准太子读书的文华殿,是在一般皇子读书的皇极门右厢房!
「以翰林侍讲朱寅,充任皇极门右厢房讲官!教导皇长子读书。」
陛下在耍心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