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1章 ,宋妤识破麦穗的爱情(2 / 2)

加入书签

闻言,宋妤顿了顿,收回了目光,许久没言语。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麦穗拒绝宋妤的邀请,爷爷身体不好只是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原因两女都心知肚明。

毕竟过来玩,最多几天时间而已,耽搁不了多久。

麦穗拒绝来,意味着什麽?最是清楚不过了。

宋妤为此忧伤了好些天。

她倒是没有怪麦穗,也没怪李恒,只是觉得好多东西都在变化,再也找不回最初的模样。

她之所以没怪麦穗。是因为她看得十分透彻,以李恒如今的优秀,身边没有麦穗,也会出现有赵穗丶李穗丶钱穗丶孙穗。

她只是遗憾,曾经坚不可摧的友谊因为一个男人失去了纯真的味道,一时难以释怀。

同样的,他没有过分去怪罪李恒。因为麦穗一天比一天媚惑,且对方高一开始就暗恋眼前这男人,一个屋檐下相处久了,要是什麽都没发生,反倒叫人称奇。

前有子,后有肖涵,证明李恒并不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宋妤在这方面从来就不抱有幻想。不然她和他的关系,也不会仅仅止步于此,蜘不前。

沉默一会,宋妤抬起头,轻柔问:「李恒,我还能信你吗?」

李恒站起身,来到她身边,伸手捉住她的手,「能!」

对视良久,宋妤稍稍用力,从他手心抽回自己的手,而后转身打开书桌抽屉,从里掏出一封信,交给他:「离开洞庭湖以后再拆。」

李恒接过信。

低头一瞧,信封乾乾净净,上面没有任何字迹,信封微微泛黄。

他忍不住问:「什麽时候写的?」

宋妤说:「昨天。信封是去年中秋准备的。」

李恒惊讶地看着她。

宋妤挪开视线,不跟他对视,右手指尖授了授耳畔细碎发,安静问:「你还记得去年中秋说过的话吗?」

李恒回忆一番,挠挠头:「去年在这呆了三天,跟你说过很多话,你指哪一句?」

宋好静了静,矜持没出声。

又过了会,就在他准备开口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并有喊声传来:「李恒丶妤宝,

吃饭了。」

声音来自小姑宋疏雨之口。

「好。」

宋妤应声,转头对他说:「我们下去吃饭。」

「嗯。」李恒把信封收到包里,跟她往房门口走去。

今天的人很多,足足有两桌半,不过宋家没小家子气,直接开了三桌,每桌都是12个碗,都是相同的菜。

洗手的时候遇到了孙曼宁,李恒问:「你跑哪去了?怎麽一进院子就不见了?」

「切!有宋妤在,你还稀得我呀?老娘不想当电灯泡,所以没跟你们上楼,咯!行李都还在屋角落。」孙曼宁朝左边屋角落嘴。

李恒扫一眼屋角落的背包,想了想问:「宋好知道我去了邵东,你说她是怎麽知道的?」

孙曼宁指着自己鼻子,「你问我?」

李恒点头。

孙曼宁撇撇嘴,背着小手不屑地说:「送你一句话:若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你招惹的这些个女人,就没一个傻姑娘,都精得跟个猴子似的。还不如把我睡了好,

我多傻多天真可爱呀!」

李恒眼皮跳跳,看向她背后。

孙曼宁察觉到不对劲,猛地转身,入眼就是闺蜜宋妤,她吓了一跳,双手乱晃赶忙澄清说:「宋妤你别误会呀,我只是开个玩笑。

你应该知道的,我长相不够美,还没达到他的上手底线,就算脱光了躺他被窝里,你男人都不会碰我一下,你要对你男人有自信,知道不?」

宋妤笑笑,没跟她纠缠这话题,「快去前面入座。」

得到指令,孙曼宁落荒而逃,

等闺蜜跑远,宋妤表情变了变,饶有意味地看着他,含笑不语。

李恒叹口气,「这妞虽然经常虎头虎脑,说话经常不经过大脑思考,但刚才这话真没说错。」

宋妤莞尔,问:「你是不是什麽时候刺激到了她?」

李恒道:「还是你最懂我。她今天抱着的那报纸,你看到了没?那就是原因。」

闻言,宋妤明悟过来,报纸上的赞誉让曼宁意识到了彼此的身份差别,生有失落感。

她说:「走吧,我们去吃饭,大家都在等你。」

「矣。」

今天来的长辈比较多,李恒本想和年轻人坐一桌,奈何两位姑父和舅舅不让啊,愣是生拉硬拽去了主桌。不过人家很有眼力见,把宋妤叫过来,跟他坐一起。

而孙曼宁死活不过来,坐到了旁桌,跟宋妤一表妹自来熟打得火热。

李恒瞄一圈下来,主桌除了自己和宋妤是年轻人外,其他人都是长辈,奶奶个熊的!

人家敬酒还不好拒绝啊,看来今天又要醉一次了。

刚跟宋家爷爷和宋妤舅舅喝完一杯,宋妤就在桌子底下拉了拉他衣袖,小声提醒:「这烧酒后劲有些大,要不要我帮忙。」

李恒低声问:「代我喝?」

宋好眼带淡淡笑意。

李恒在她耳边问:「用水掺假?」

宋妤轻轻嗯一声。

李恒想了想,道:「算了,他们这麽热情,也难得喝一次,我还是喝酒吧。」

见状,宋妤没再说什麽,而是夹了几筷子他爱吃的菜放他碗里。

两人的亲昵互动,屋中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这时大姑举起杯子对李恒笑着说:「李恒,来,大姑跟你喝一个。」

宋家大姑的语气和措辞,完全是没把他当外人了,让李恒心情大好。

「矣,谢谢大姑,祝大姑越来越年轻。」李恒面上始终挂笑,给人一种春风和煦的感觉,印象特别好。

喝一口酒,大姑看眼大哥大嫂,又看眼宋妤,忽地问起了李恒家庭情况,「你家里现在几口人?」

这问题看似跑题,也看似不相干,但桌上的人却悄悄竖起了耳朵,很明显大姑这问话是有深意的。

对于家庭情况,李恒没做任何隐瞒,也没有任何虚假夸大成分,有一说一,照实把爸妈丶两个姐姐和奶奶的情况讲了一遍。

认真听完,大姑面露好奇:「你二姐在京城开店做生意?卖什麽的?」

李恒讲,「蛋糕,糕点之类的。」

大姑好奇问:「在京城落脚不容易,生意怎麽样?」

「挺好的,请了两个帮手,天天忙不过来。」李恒坦诚道。

小姑宋疏雨插一句:「她就比你大两岁,怎麽想到去那边做生意了?」

这些没什麽不可说的,李恒把自己父亲去京城治病,然后二姐顺手做生意的情况授了授。

闻言,大姑问:「你在那边买了四合院?在哪个位置?」

「在鼓楼那边。」李恒道。

大姑问:「离北大远不远?」

李恒讲:「稍微有一段距离。」

大姑笑说:「下次你去京城,可以带妤宝四处逛逛,累了的话,正好你们还有个临时歇脚的地方,不用那麽赶。」

嘴!看这话说的,这大姑已经把「支持你们在一起」摆明面上来了咧。

不止李恒听懂了,屋里人全部都听懂了。

顿时,小姑和舅妈也跟着附和。

反倒是江悦没做声,目光在李恒和女儿之间徘徊,不知道在想什麽?

李恒暗暗有留意江悦的神情,笑着应声下来:「大姑说得对,我当时买四合院就是这麽想的。」

小姑用手在桌子底下捅捅大姐,大姑意会,再次扫眼江悦,笑着问了一个宋家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对了,李恒,奶奶上午还说想给你和妤宝看一个八字,你们是什麽时候到一起的?

什麽狗屁八字啊?

屋里这些人精明得很,大姑前半句话只是托词切口,后面这话才是真正关键所在。

且大姑问得很有艺术,没问你们俩在一起了没?

而是跳过「在一起了没」,直接问你们在一起多久了?

很显然,大姑和小姑察觉到了嫂子的不对劲,在将嫂子军呢,在试探性地给李恒和宋妤铺台阶呢。

听到这话,屋中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齐齐扭头望了过来,注意力全集中到了李恒身上。

ps:先更后改。本来昨天下午有事,挪到了今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