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章 天灾又至(2 / 2)

加入书签

清国没有蒸汽火轮船,一年最多只能跑两趟,一趟送不了几万灾民。

而此时整个山东地界都在持续大面积乾旱。

从春天一直持续到了夏天。

别说粮食赋税了,大量府县的麦子几乎绝收了。

大部分农民和中小粮行的粮食,通常都是储备到夏粮收上来的时候。

夏粮几乎绝收,去年储备的粮食吃光,农民和没钱的市民都要挨饿,饥荒自然就开始了。

大明咸宁三十九年,清乾隆五十年五月初九。

山东布政使司曹州府菏泽县,柯家纸扇铺的后院内堂里。

纸扇铺的店主柯大,带着自己一家人一起吃饭。

老婆和三个孩子,两个学徒,一个小舅子,聚在一起啃杂粮窝窝头就咸菜。

柯大的老婆和小舅子姓崔,小舅子也没有正式大名,就叫崔二。

崔二今年已经十八岁了,没有什么正经手艺。

在正经人眼中属于游手好闲的街溜子,在这个时代已经成年的年龄,也没有讨到老婆。

经常在姐夫家里混吃混喝,同时也给姐夫家说一些市面上的消息。

崔二抓着一个姐姐做的窝头,一边啃一边念叨:

「还是大哥大姐好啊,还能管我一口吃的,不然崔二我可能要饿死了……」

柯大媳妇崔大姐下意识的抱怨弟弟:

「你说啥熊话呢?我们有吃的就短不了一口,但是你也得找点事做了,这麽混下去谁嫁给你?」

崔二这个街溜子似乎有什麽想法:

「姐你就算不出门,也应该能记得,今年开春之后就一滴雨都没下吧?

「这麽大的太阳晒了这麽多天,夏粮应该要绝收了。」

崔大姐看弟弟的显摆就挺无奈的:

「你从哪儿听到一嘴话就回来学给我?你姐虽然没有去田里看,但知道这米面价格一直涨。

「年初一石麦子还是两个银元左右,现在已经涨到十个银元了。」

崔二难得非常认真的点头:

「对啊,米面价格一直涨,夏粮绝收了还会继续涨。

「大姐你和姐夫这个店,很快就根本赚不回饭钱了。」

柯大这时候终于发话了:

「一石麦子都十个银元了,还能怎麽继续涨?

「夏粮绝收了的话,朝廷应该会开仓放粮赈灾的。」

崔大姐倒是想得更多:

「朝廷放粮能到我们手中几个?」

柯大欲言又止,最终也没有说什麽,继续闷头吃饭。

当天下午,柯大一家继续忙自己的事情,崔二又到街上去混日子。

结果好巧不巧的,街道上的人似乎听到了什麽消息,都开始乱哄哄的往前跑。

崔二也好奇,也马上跟着跑,一路跑到了衙门粮仓所在的地方。

原来是官方粮仓开始放粮食了。

崔二身上没有袋子,马上慌里慌张的跑回姐夫家,喊着自己姐姐和姐夫拿上袋子一起去领粮食。

一家人听说官府放粮了,情绪都比较激动,赶紧带上口袋往粮仓去。

结果刚刚跑到地方的时候,已经看到大量的人空手而回了,稍微打听一下才知道,粮食已经放完了。

「放完了?这怎麽可能?不是刚开始吗?」

「确实放完了,我就在那儿看着呢,就开了一个粮仓。」

「粮仓里面还没有多少粮食,抢粮食的又特别多,一会儿就没了。」

「我听说,其实昨天就已经有几个商行的人去拉粮食了。」

「官老爷怎麽可能把粮食都给我们这些平头草民?」

柯大一家兴奋的精神变成了颓废,无奈的转身回家。

接下来几天,山东粮食的价格继续上涨,很快就来到了十二银元一石。

柯大一家觉得这个价格高的不可思议。

虽然家里还有点粮食,但是担心价格继续上涨,柯大还是让媳妇和小舅子去买一点。

结果没过多久,官府在城中张贴了告示,命人宣读皇帝下发的圣旨。

要求山东各地米面价格均不得超过五银元一石。

并要求衙门差役到市场上去巡视,处理违规卖高价的粮行。

崔二听说了圣旨的内容之后,格外高兴的跑回去跟姐夫和姐姐说明情况。

结果柯大听完了之后却并不开心:

「朝廷这麽搞,很多人可能根本买不到粮食了……」

崔二开始还不是很理解,但是很快就发现自己姐夫的判断才是对的。

圣旨下发和宣读之后,大量的粮行持续关门歇业,声称仓库里面没有粮食了,所以也就不开业了。

同时让夥计摆着粮袋和面袋在城市各个角落里面私下交易。

也不论石卖了,直接论升卖。

总体算下来,价格已经超过了十五银元一石。

很显然,清国的商人和他们南方的同行是一样的,他们之中本来就有大量的南方同行。

他们当然知道这时候应该如何应对朝廷的限价。

那就是让山东本地的粮食变成有价无市。

你限价我直接不卖。

除非朝廷手上有足够多的粮食,直接投入到市场上卖给百姓,或者能对商行有强制能力,否则单纯限价没有意义。

大清朝廷有粮食吗?

当然是有的,但是也不是很多。

东北平原开拓了一百多年,积累了大量的肥沃耕地。

问题是,无论东北还是山东,都距离清国首都有一段距离,都属于地方省份。

乾隆皇帝对两地的指挥做不到如臂使指。

两地稍微有点中基层腐败,他的命令在地方上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山东本地的粮仓粮食虽然不算多,但也绝对不至于一两个小时就放完了。

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在公开投放之前就被专门定向投放出去了。

遭遇同样情况的,还有乾隆从东北运到山东的官粮。

在山东各地露面就会马上被抢购一空。

根本没办法确定购买者是普通百姓还是粮商雇佣的夥计。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